把人生拉長看
20世紀80年代初期,兩位同村的青年被同一列列車拉進同一所軍營。新兵訓練結束後,他們一起被分到連隊當衛生員,又一起考上軍醫大學。大學期間,他們在同一個班,學習成績不分伯仲。然而,大學畢業後,他們此前雷同的人生軌跡戛然而止,兩人命運出現了巨大反差。
青年甲被分配至邊防哨所,當了一名軍醫。那裡人跡罕至,想買一本書,要翻山越嶺幾十公里才能到達最近的一家書店。與此同時,青年乙正如魚得水地漫步在大城市的大醫院裡,身邊醫學名家雲集,隨時都可以接觸到最前沿的專業理論。
兩年中,他們彼此偶有通信。突然有一天,青年甲寫信說:「我接到命令,要奔赴老山前線。」青年乙回信:「我接到錄取通知書,要到北京讀研了。」
在炮聲隆隆的前線,青年甲在野戰醫院負責救治傷員,在一次次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他的應急救治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他也懂得了珍惜,練就了堅韌。而忙於花前月下的青年乙,此刻卻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折——他考試多科沒過。誰也想不到,兩人各自命運的轉變,在這一刻埋下了伏筆。
從前線歸來,青年甲被分配至一所小醫院工作,雖然條件簡陋,但他非常知足。他開始如飢似渴地「充電」,拚命想補回曾經耽擱的時光。他的勤奮與踏實得到院領導的認可,一步步走上科室領導的崗位。之後,他決定考研。雖然曾兩次名落孫山,但是一想到那些犧牲的戰友,他便咬著牙堅持了下來。
從35歲那年起,青年甲的命運迎來了柳暗花明。考研通過,科研成果豐碩,免試直讀博士。博士論文答辯會上,他清晰的思路與前瞻的眼光,贏得了一名評委的青睞。這名評委,正是青年乙的科主任。
也正是35歲那年,青年乙的好運似乎走到了頭。考博失敗,科研成績墊底,手術不慎引起醫療糾紛,此前順風順水的他再也經不住這一連串的打擊,自暴自棄起來。有一天,科主任當著全科同事的面隆重介紹一位新成員——青年甲,青年乙目瞪口呆。
青年甲如今已人到中年,成了著名的心胸外科專家,並接任了科主任一職。他就是我的伯父。
在我失落迷茫、抱怨時運不濟的日子裡,他這樣對我說:「人生好比一條長長的路,命運之神會為每條路都設置一些障礙,只不過有的設在路前端,有的設在路後端,沒有必要羨慕那些開局一帆風順的人。」我眼前一亮,伯父又說:「把人生拉長看,就會發現命運總體是公平的,所以不要在逆境的時候悲觀絕望,前面也許就是一馬平川;也不要在順境的時候得意忘形,前面也許暗礁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