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zhibeifw.com/upload/fjgc_ygdsjgs/20120703135039_c7k0.jpg" />
對於因果報應的道理,一位居士滿腹疑惑,請教大師:「佛家常講因果報應,可是,我看世間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的比比皆是,如果說有報應,為什麼報應來得那麼遲?佛既然萬德萬能,為何不讓果報來得快一點?也好讓大家眼見為實,真正相信因果,相信佛法啊。」大師淡然一笑:「佛家因果報應的道理豈能和世間法的賞罰混為一談?善惡因果,都是人自己起心動念的感召。由於世間人不懂道理,佛只是把事實真相講出來而已,倒變成佛來制定法則、掌管報應了。你呀,實在是聰明過頭了。」
居士有點不好意思,但仍然表示:「師父,我就是想不明白,因果報應為什麼不能立竿見影?很多人作威作福,也不見受惡報,於是更加肆無忌憚。弟子愚鈍,懇請師父慈悲開示。」大師點點頭,繼續開示:「果報的來臨,有立刻現世報的,有在來生後世,也有多生多劫才報的。你嫌報得太遠太慢,想要速報,這就成了邪見。我們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乃至成佛,這樣的果報,都要在多劫之後。雖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要實際證得佛的果位,還是需要經過多劫,不要以為一旦悟得佛性,就實證佛果。你看看世間有幾個能了生死?成佛就更不必提了。你要懂得這個道理,決不至於怪佛太冷酷,一定會感念佛的慈悲。」
居士啞口無言。大師說:「報應的快慢,全是各人自己的業識所感,怎麼可以把責任推給佛?要知道成聖的道路遙遠艱難,不是一開悟就能到達徹底的。別的不提,以圓教來說,初信位的菩薩斷見惑、七信位斷思惑,八九十信破塵沙、伏無明。十信位後,破一分無明,證得初住菩薩的地位,也就是法身大士。從初住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經歷四十一個位次,還沒到無明凈盡的地位。等覺菩薩,再破一分無明,真窮惑盡,這才圓滿菩提,證得佛果。這就是善報來得遠的,惡報遠的,也是同樣的道理。假如照你所想,什麼事都一下子了結,就落到撥無因果的斷滅深坑。你不看看天道運行,四季交替,要按時間運行才成為一年,倘若一下子都運行完畢,就只能是斷滅。至於罪福的賞罰,陰間確實有掌管之人,但程序沒有陽間那麼繁雜,各人的善惡案簿自動顯現消除,並非有人登記或勾消,所以大家都說陰間沒有冤假錯案。」
居士又想起件事:「可我聽說外省有個人,因為名字和當地另一個壽命盡了的人同名,結果被小鬼抓錯了,後來又放回來。這不就搞錯了嗎?」大師回答:「哪裡是真搞不清?是借著這個不該死的人來向大家說明真有陰間地獄刑罰這樣的事,好讓世間人相信。你說陰間刑罰是佛所設立,實在是有負佛恩。」居士承認自己的錯誤,請求大師教誨。
「為今之計,當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要是不自量力,研究性、相、禪、密各宗,不專心念佛,最多做一個半吊子的所謂通家,想了生脫死,恐怕要等到猴年馬月。」
悲憫囚徒
應定海縣知事陶在東的建議,大師被推選為江蘇監獄感化會名譽會長,多次對囚犯宣講佛法,勸化他們改邪歸正,回心向善。章道生因犯案被判關押十四年。大師鼓勵他,牢獄是逼人出苦的道場,要是不入此獄,恐怕每天還在追名逐利,將自己的真心遺忘,如今倒要慶幸能有這么長的修行期,可以不問家事社會事,專一辦道。等到期滿出獄,儼然脫胎換骨,還可以幫助親戚朋友。
大師語重心長地告訴他:「世間禍福,相互伏倚,關鍵在於人是否善用其心。你要將這次的牢獄之災,當成修行的好機會。你說監獄是惡道,未免有些過頭。古代的監獄那才叫苦不堪言,如今的監獄,簡直和閉關一樣,受什麼苦?那些雖不在監獄,卻終日奔波勞碌,仍然衣食無著的人,不知有多少。人若知足,牢獄就是福堂;若不知足,即使富貴,也象每天在地獄裡頭。」
章道生受到感動,求授皈依。大師為他寄去《觀音頌》等書籍,囑咐他將多餘的書贈送監獄長官以及對佛有信心、通文理、能恭敬三寶的囚犯,同時提醒他:「雖說有了這些書,你還是要以念佛念觀音聖號為主,不可以只看不做,否則就象對著飯菜,光看不吃,是喂不飽肚子的。」大師為他取法名叫慧誠,解釋說「誠」是一切道之根本。
慧誠居士皈依後,很久都沒有和大師通信。大師掛念他的道業狀況,主動寫信問他近來的修持,又為他寄去新印的《文鈔》和《壽康寶鑒》,告訴他將來刑滿回家,可以幫助親戚鄉里。慧誠回信說母親卧病多年,自己寫出許多經佛禮拜,卻無濟於事。
大師責問他為什麼不念佛來消除母親的罪業:「要是你誠心禮拜持誦,你母親的病還不好,我就應當瞎眼,天地當易位,日月當倒行。」大師更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就是怕你對這個『誠』字,不能領會,才為你取法名『慧誠』。你所謂的誠只在筆上,不在心上,若真在心上,決不至於認真修持還沒有效果。你若真心發願,願意活著做聖賢之徒,死了生極樂世界,就必須拋開虛情假意,認真作實事。說到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說。倘若能生大慚愧、大怖畏,痛改罪過,如剜去毒瘡,決心純潔如守白玉,則往生西方萬無一失。」
大師痛心地指出:「發露懺悔是佛弟子改惡遷善的關鍵。『悔』這個字,要從心地生起,心中沒有真懺悔,嘴上說沒用。譬如只讀方子而不吃藥,病是不會好的;若能依著方子服藥,病自然會好。假如志願不堅定,三心二意,則修行徒有虛名,不會有實際的效果。」
為了挽救他,大師更是肝膽相照,悲心徹底,下面一席話,虛偽傲慢的人聽了,會皺眉頭起煩惱;善根深厚、真心修行的人聽了,會感動得無以復加。因為愛之深,責之切!
大師是這樣說的:「這些年你給我寫信,從來沒有承認過自己的錯誤。考慮到你還是肯發心修行,我一直既往不咎,與你通信送你經書,期望你作聖賢人,得生極樂國。誰知你只做表面文章,還以為不曾欺騙別人,說什麼曾靜坐三年,頗有心得,這話令我痛心!真能這樣,你哪裡還會一錯再錯?這么多年來,你自己的眼睛耳朵,都看得聽得清清楚楚,卻還想欺瞞我。看到這封信,如果能痛改前非,還不算晚。否則我與你永遠絕交,隨你道學高超蓋世,再也不會干涉。大丈夫為人處事,要頂天立地,否則禽獸不如。」
大師再次給章道生寄贈經書,願他終身帶在身邊閱讀,還寄去《安士全書》等書,以備他家中的叔伯弟兄看。其實在大師心中,視一切眾生猶如赤子,他曾說:「無論一個人已往的罪如何深重,只要能志心懺悔,改過遷善,自利利他,切實修行,罪障將如霧消散,自性光明如天空般開朗。」
大師也曾對高邵麟居士這樣說:「要想學佛了生死,必須慚愧懺悔、止惡修善,就是要能夠承認自己的過錯,勇於改正。人只要能認錯,錯誤就會減少,本性就能恢復,這才是克制私慾習氣的實際行動。學佛之人,即使持齋又自我警策,向善之心也很真切,可還是必須腳踏實地,儘力去做,否則就是妄語中的妄語。佛的教誨,真正理解尚且不容易,做起來就更難。世間多少聰明人,都是只說不做,虛度一生,猶如進入寶山,空手而歸,令人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