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何十六兩為一斤

uploads/content/2022/may/cc6e1f909f5b2d9a005c8dd079197746.jpg" />

過去人們常用半斤八兩來形容兩個事物是一樣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我們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兩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兩就是一樣的。我們的祖先為什麼定為十六兩為一斤呢?

是他們不聰明嗎?不是的。

說我們的先人觀察到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旁邊的福、祿、壽三星,正好是十六星。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祿、壽三星分別主一個人一生的福、祿、壽。他們在天上看著人的一切。所以說:人在做,神在看。

據說做買賣的人,如果稱東西,短斤少兩,都要受到懲罰。

東西給人一兩,福星就減少這個人的福;

少給二兩,祿星就給這個人減祿;

少給三兩,壽星就給這個人減壽。

古代人都知道「人在做,神在看」,所以人都不敢做昧良心的事。在六十年代把十六兩一斤改為十兩一斤。在當今文化中長大的年輕人不是怎麼回事,以為是好事呢,其實是在破壞傳統文化使人沒有心法的約束,道德急劇下滑。為了錢什麼壞事都敢幹了。

金甲神護佑積善的商家

據《感應篇注證》記載,明朝嘉靖初年,儀征縣金某,在鎮上開一個典當鋪。當時出現盜賊,搶劫了所有富家財產,惟獨金某的當鋪無恙。

官府有關部門,懷疑金某與盜賊相通。等到捕獲盜賊後,查問他們為什麼不搶金家的當鋪盜賊說:「我們曾經先後幾次前往搶劫,都看見金家屋上和門外,有幾位金甲神守護著,所以不敢侵犯。」

官府還是不信,就喊當地鄰居前來詢問,大家都說:「金某實是積德善人,其它各個典當鋪都是出輕入重,只有他家出入公平,估物很寬,限期更遠。並且訪知老而貧弱的人,還破例免息。又在冬天免寒衣的息,夏天免暑衣的息。年年都是這樣。上天保佑善人,所以有吉神保佑。」

縣令聽後,大加讚賞;匯報給上司上司聽說後,就表彰了金氏。

周氏按曰:典鋪本是方便人民的行當,但是其它當鋪,竟輕出重入,對平民百姓,分毫不予優惠,不免歸入市儈一類。但金某的當鋪,不但沒有這個趨向,還能格外施仁。這樣的好人,難道盜賊搶劫和官方懷疑,就能損壞他的福澤嗎?

筆者附言:商家若學金某,實為長富之道。於人於己兩利,此系富祥訣竅!——(均據清代周思仁《安士全書》)

積累功德奇蹟

李珏的父親開了米店,以販賣糧食為業。李珏為人正直勤謹,嚴守本份。在他十五歲時,父親因事暫時外出,從此讓李珏掌管米店生意。有農村的人來賣糧,或城市人來買糧,李珏都是把升、斗交給顧客,讓他們自己量米。他也從不計較當時糧價的貴賤。每次賣糧只求兩文錢的利潤,以養活家人。歲月積久,衣食豐足父親感到奇怪,擔心他玩什麼花招,問他,他以實相答。父親說:「一般米店都是大斗買進,小斗賣出。我是進出同用一斗,已算不錯了。你卻把升斗交人自量,你比我強。可是我家豐衣足食,可見蒼天有眼,暗有神護。」

後來朝廷中的李珏丞相,出朝兼任淮南節度使。李珏聽說新來的節度使也名李珏,為避同名,便改名李寬。丞相節度使的李珏,有一夜做夢,來到「華陽洞天」,那裡鮮花爛漫,樓閣連綿。李珏丞相漫步樓閣之下,見有石壁光滑瑩潔,上刻金色大字,名為仙籍榜。所列人名中,竟有李珏的名字。李珏丞相心想:我任顯要官職功德及天,如今真的名列仙班了!他高興不已。此時有二位仙童,從石壁兩側出來,說:「這個李珏不是你丞相本人,他是你管轄下的一位江陽百姓。」

第二天,李珏醒來,就設法去求訪另一個李珏。一連好幾天,都未訪到。後來終於找到了現名李寬、原名李珏之人

丞相把李珏用車輦迎到家裡,安置於靜室之中,然後自己齋戒沐浴,禮拜謁見,稱他為道兄。並令全家人恭敬侍奉,朝夕參禮。李珏已是七旬老人,他神情雅淡,容顏秀異,須長尺余,皓然可愛。但他現在受到李丞相如此禮遇,社會的人就有些議論。有人講:「他是個開米店的,有什麼了不起?」有人卻不高興的說:「開米店是沒什麼了不起,但李珏的為人就是了不起。」

過了一個多月,李丞相才開口問李珏:「請問道兄,平日修煉何門道術?服用什麼仙葯?我曾夢遊仙境,見到道兄名列仙籍,所以我迎請道兄,以師禮相待。萬望您把道術傳授給我。」李珏說:「愚民不知道有什麼道術,也從來未服用任何仙葯。」李丞相再三懇求,李珏無奈之下,只好把自己怎樣賣糧食的事,說了出來。

丞相終於弄明白了原因,感慨萬千,嗟嘆不止,說:「你任人自行量米,多年如一日,看是小事,實是難為。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所積陰德,不可及也!我從這件事悟得:人世間一動一靜,一食一息,天盡知之。只要積累功德,雖身處微賤,也會有神靈保佑,名列仙籍。這是神以此警誡世人!」

當時有人說:「李丞相師事李珏:神了!」李珏活到百歲,仍然輕健爽朗。死後三日,留下衣冠身體蟬蛻而去,真的成神仙了。

這件事說明了很多道理

一、世上的人,在神的眼中一律平等。神只看人心是善是惡,以此來分別好壞與高下。至於是丞相,還是米店掌櫃,這決不是神用來衡量人的標難。

二、任何平凡的工作崗位,任何平凡的事業,只要認真的做,用善心去做,都可以做出成績,甚至於創造奇蹟。人的心性有多高,創造的成績奇蹟就有多大。

三、無論人做了多少好事,總會有人妒忌不滿,也總會有人主持公道。你應該「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正是:

不怕吃虧吃虧

不避愚蠢不愚蠢;

不棄尋常不尋常,

不耍聰明聰明

不求道時已在道,

不羨偉人成偉人。

平凡之中出奇蹟

名列仙班見精神

一桿空心「發家」秤招致幾樁因果報

歷代有很多因果報應故事,可以說是振聾發聵、發人深省。如能細心體悟,力行善道,獲福非淺!倘行不善,業緣日積月累,待至惡貫滿盈,報應臨頭豈不慘兮!善惡報應遲早不同,到時必然應驗。但有人說:某某並未行善,反而發家致富;某家仁善好施,出現事業蹇滯,是何道理?這種情況時有所見。何也?作惡發家,只因祖宗積有善德,德澤濃厚,陰在子孫,故而享福。如銀行蓄有存款,任意取用,但當祖德耗盡,存款取完,福澤也隨之消失。為善之家,如果祖有業緣,在目前雖然不順,可是惡報還完,定然發福。古有楹聯曰:「為善不昌,祖有餘殃,殃盡必昌;作惡不滅,祖有餘德,德盡必滅。」實乃至理名言

在清朝末年,在京東盧龍境內,有個員外叫趙德芳,日子很好過,人旺財旺,富足豐食,老兩口子,跟前三個兒子,而且都娶了媳婦

員外十大壽的時候,把三個兒子叫道跟前,說:「兒呀,你們都聽著,當初我以坑人出身,昧心利己,白手起家,掙下了這份家業。我成家立業,就是憑一桿空心秤。秤桿里灌了水銀,買人家的,能買二十兩算一斤;(古代十六兩為一斤)賣給人家,十四兩算一斤。二十年前,我買了幾千斤棉花,每一斤就多得四兩,賣棉花客人賠了老本,被氣出病來得傷寒病含恨而死了。對這事心中一直抱愧難安。還有一個賣葯材的,也被我算計坑害死了。還有——如今我不但有了這份家業,而且兒孫滿堂。但我每想到被我坑害死的商人,就覺的如坐針氈、寢食難安。為了心靈的安寧,我決定從今以後要棄惡從善。現在我當著你們的面兒,把這桿空心害人秤砸了,再也不做坑害別人的壞事了!」

三個兒子聽了都說:「爹爹早該如此,我們都支持你。」當下,老員外就三下五除二的把空心秤砸碎了。從此以後他說到做到,改惡行善,樂善好施,做了很多善事

但似乎是天有不測風雲,沒想到趙員外自從砸了空心秤,樂行善事之後,家裡卻連遭不幸。不到一個月,大兒子暴病死了,大兒媳婦改嫁他人;趙員外剛料理完大兒子喪事,突然二兒子又得暴病死了,二兒媳也改嫁了;老員外剛把二兒子喪事料理完,三兒子又得暴病死了,三兒媳婦因有孕在身,沒能改嫁。

家裡連遭喪事,使趙德芳很難過,他對人說:「我大秤進小秤出吃黑錢時反倒兒孫滿堂發財致富,如今我積德行善,反倒喪門星進門,如此看來,這因果報應純粹是子虛烏有的事。」鄰居聽了,都說老天不開眼,辦事不公平

這一日,趙員外的三兒媳婦要生育臨盆了,沒想到連續三天三夜孩子也沒生下來。請了不少接生婆都束手無策。有的說孩子不保大人,有的說保大人不孩子。趙員外想到家中連遭不幸心中煩躁的不知如何是好。

在這時,一個遊方的和尚到門前化緣。房門裡出來一位管事的,說:「大師父,你要化緣到別處去吧,我家三少奶奶臨盆三天三夜也生不下孩子,我家員外心裡正煩著呢,沒心思接待你,僧道無緣,一概不施捨了。」和尚說:「這不要緊,你回稟你家員外,就說和尚我有催生的良葯,吃下去保管立時生下。」

管事的聽了不敢怠慢,立即回稟。趙員外正在著急,聽了管事的話,趕緊吩咐把和尚請進來。於是,將和尚讓進書房請到上座員外大師父寶剎在何處?和尚說:「我乃雲游之人,無有寶處,哪裡有緣即到哪裡。」當下,和尚取出葯,趙員外趕緊讓人送至產房,繼續同和尚說話。正說著話,有家人來報,說三少奶奶吃了和尚的葯就生下一男孩

趙德芳聽說自己得了孫子,大喜,對和尚說:「聖僧真是神仙。」言罷,立即吩咐手下的人花廳擺宴。說話功夫,宴席擺好,趙員外和尚入席。

席間,老員外說:「聖僧,我有一事不明,想向聖僧請教。」見和尚點頭默許,又長嘆一聲說:「唉!說來慚愧我以前是憑著一桿空心秤黑心害人起家的。年前,我把秤砸了,決心改惡從善,誰想不到半年,我的三個兒子都相繼死了兩個兒媳改了嫁,我這兒媳給我生了孫子,總算使我沒斷根兒。我不明白,我作惡時發家致富、合家團圓,我行善時為什麼反遭惡報呢?善惡之報的說法令我費解。請聖僧賜教!」

和尚聽後哈哈一笑,說:「你不必亂想,善惡因果報應確實是如影隨形、毫釐不差的。我明確的告訴你,你大兒子就是那個被你害死的賣葯材的商人,你把他算計死了,他投生你家做你的大兒子找你要賬;你二兒子是那個被你坑害死的賣棉花商人,轉生到你家給你敗家報仇來了;你三兒子也是你欠下的業債造成的孽緣,他要給你闖下塌天大禍,到你年老時准得讓你病痛窮極餓死。你真要是做惡不改,斷定就是這個下場。皆因你改惡行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上天慈悲於你,先後把你三個敗家兒子統統收去,你這才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趙德芳聽了如夢方醒,說:「多蒙聖僧指教,使我茅塞頓開,也更加明確了善惡果報的天理。現在我得了一個孫子,可能成立成人否?我真擔心他步父輩的後塵,也是來向我討債的。」和尚說:「不必擔心,你的業報已經還完了。你這孫子將來給你光宗耀祖,改換門庭。這是你行善積德得來福報。」趙德芳聽了甚為高興,行善積德信念也更加堅定

和尚又說:「趙員外你知道秤為什麼用十六兩嗎?」趙德芳說:「願聽聖僧指教。」和尚說:「這十六兩,代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外加福祿壽三星,所以,你少給別人一兩損福,少二兩損祿,少三兩損壽,給別人越少,損自己越多你想想,一桿黑心秤,造了多少孽?」

趙德芳聽了,只覺背後冷汗直冒,腦皮發麻,真感到有些後怕。虔誠的再次感謝和尚開導指教。發自內心的深信善惡因果報應分明,絲毫不昧不爽的道理

因果報應,確是至理。所以真正為善者,貴在始終如一、難在持之以恆。不因為行善後的困頓而改節失志,不因為行善後的順遂而忘形變態。善心常在、始終不渝,這才是真正為善正道

民間美德故事:「公平交易」的來歷

文/靜蓮

從前,做生意人用的秤的秤砣上鑄有「公平交易」四個字,現代的人也都把「公平交易」作為商業圈裡的一句商人應該遵循的行話。說起它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哪。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做小生意的人,名叫公平為人忠誠老實,買賣公道,童叟無欺。一天,公平做完生意,收攤回家,走到家門口,腳下不知被什麼絆了一下,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錠雪白的銀子,一半露出地面,閃閃發亮,於是,他拿來鐵鍬,把這錠銀子挖了出來,用秤一稱,足有十兩,上面還刻著「公平交易,各得其所」八個字公平心想:這銀子是上天賜給我和交易二人的,我不一人獨吞。因此,他決定出外,一邊做生意,一邊尋找交易。

第二天公平走街串巷,不辭辛勞,沿途叫賣。數月後,因他小本經營,只夠日賣日吃,不多久便身無分文,只留下那錠銀子了,可還是沒有找到交易的下落。一路上,他寧可捲縮屋檐,夜宿街頭,也決不動用那十兩銀子。天氣漸冷,但是飢寒並沒有動搖他找交易的決心。他走呀,找啊,這一天傍晚,來到一個小鎮上,他實在支持不住,便倒在一飯店門前,口裡還不停的呼喚:「交易兄在哪裡?交易兄在哪裡?」哪知,這飯店老闆就叫交易,伙計聽見門外有人叫老闆名字,忙出門一看,見是一個衣衫襤褸的人睡在門前,便急忙稟告老闆

交易聞報,急忙出門,把公平扶進店內,一面吩咐生火倒茶,一面詢問公平來由。當交易得知公平從遠道而來找自己平分銀子情況後,大為感動,忙說:「一錠銀子,何須如此,你一人得了不就算了嗎?何況還是撿來的!」公平說:「銀子上寫的清清楚楚,我豈能一人獨吞?」交易見公平如此仁義,頓起崇敬之心,激動的說:「我日子過的去,那一半就送給你吧!」

你是誰?」公平不解的問。「我就是你日夜尋找的交易呀!」

「啊!謝天謝地,總算找到你了!」公平忘記了疲勞,急著要交易拿刀來斬分銀子。交易再三推讓,公平只是不肯,於是只好叫伙計拿來柴刀,公平銀子放在院子里的一塊麻石上,舉刀砍去。「哐」的一聲,半節銀子掉進了麻石縫里,公平用手探到石縫裏手磨出血卻怎麼也撿不出來。交易見麻石上的一半銀子正好有公平二字,忙說:「算了吧,不用撿了,你的一半在這裡。」公平答道:「那怎麼行,你沒有得到,我不一人獨得。」交易見公平確實「公平」,就拿來一根鐵棍,二人同力去撬,麻石被撬開了,地下出現九缸十八罐金銀,上面都有:「公平交易,各得其所」八個字

這件事很快在小鎮上傳開了,人們不是傳頌他們的財運,而是傳頌公平、交易二人的高貴品德

後來,生意人為了紀念公平和交易,學習他們誠實待人的精神,就把他倆的名字公平交易」刻在秤砣上,公平交易也就成了生意人做買賣的良心秤了。

這個故事很有趣也很感人吧,可別以為這是個隨隨便便編來的故事中國文化是神傳文化,每個字每個辭彙都有其深刻的內涵,公平交易的故事僅僅是稱頌公平與交易的美德,而且還是神留給人在做生意時,必須遵循的準則:把心擺正,公平交易,才能各得其所,買賣雙方都受益,這就是經商的文化。這也是中國幾千年來經濟繁榮,朝代更迭,世代不衰的原由吧。——資料來源:《民間文學選刊》

地府銘記偷雞罪

古時候江南一帶有個讀書人心意正直。正好陰間地府第七殿缺人,玉皇大帝授命讓他暫時主辦。每隔幾天他就地府辦事,只要查看文簿,不用判桉。

他看到每個人隨著自己造的善業、惡業,懲罰和福報也各不相同。每次看見有人自己爬上刀山劍樹,就派左右侍者去救,越救反而他們爬的越快,竟無法挽救。

一天翻閱文簿時,看見妻子有一條罪狀,說是偷了鄰家一隻雞,連雞毛共重一斤十二兩,他就把這頁折起來做記號

回到陽間,他質問妻子妻子還抵賴騙他,他描述地府所見,再問妻子,妻才承認說,鄰居養的雞吃了她曬的食物,她失手打死了這隻雞,怕鄰家婦人責罵,所以還藏著這隻雞沒敢說出來。他們把死雞拿出來一秤,斤兩一點不差,就是一斤十二兩,夫妻都感到驚奇訝異,於是把這隻雞換算成同等價錢,向鄰人賠償謝罪。

不久他再入地府,檢查之前的文簿,摺痕依舊,但妻子那條罪狀已無蹤影。——(取材明代《見聞白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