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見老子,回來後三天不說話,最後說了句……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弟子南宮敬叔說:「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願同去否?」南宮敬叔欣然同意,隨即報請魯國國君。魯君批准他前行,並給了他一車二馬一童一御,由南宮敬叔陪孔子前往。

  老子孔子千里迢迢而來,非常高興。

  問孔子:「你已經得道了吧?」

  孔子說:「我求了二十七年,仍然沒有得到啊。」

  老子說:「如果道是一種有形的東西可以拿來獻人,那人們會爭著拿它獻給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們就會拿它送給親人。如果道可以說得清楚,人們都會把它告訴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傳給別人那人都會爭著傳給自己子女了。然而上面說的那些都是不可能的,原因簡單那就是一個人心裡沒有正確的對道的認識,那道就絕不會來到他心中的。」

  孔子說:「我研究《詩經》、《書經》、《周禮》、《周樂》、《易經》、《春秋》,講說先三治國之道,深明周公、召公成功之路我以此謁晉了七十多個國君,但都不採用我的主張。看來人們是太難說服了!」

  老子說:「你那『六藝』全都是先王時代的陳舊曆史,你說哪些又有什麼用呢?你現在所修的,也都是些陳陳相因的舊東西。『跡』就是人的鞋子留下的印跡,腳印腳印還能有什麼不同嗎?

  初次會話之後,老子又引孔子大夫萇弘。萇弘非常擅長樂理,教授孔子樂律、樂理;並且引領孔子觀祭神的典禮,考察宣教的地方,察廟會禮儀,使孔子感嘆不已,獲益不淺。

  孔子在這地方逗留了幾天孔子老子辭行。

  老聃送他到館舍之外,說:「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大意是說,我沒有什麼好送你的,就送你幾句話吧,不要誹謗別人,也不過分誇獎別人,不要自傲。

  孔子說:「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孔子走到黃河邊的時候,見到河水滔滔,濁浪翻滾,氣勢如萬馬奔騰,聲音如虎嘯雷鳴。孔子站在岸邊很長時間,不覺感嘆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河水不分晝夜地流,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不知道人生將會走到哪裡啊。聽到孔子說這些話,老子就說:「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孔子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

  過了一會,老子指著浩浩黃河,對孔子說:「你怎麼不學習水的德行呢?」孔子說:「水有什麼德行啊?」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孔子聽了之後,恍然大悟,說:「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

  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

  孔子說:「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捨地向魯國駛去。

  孔子老子哪兒回來,三天沒有說話。子貢很奇怪地問是怎麼了,孔子說:「我如果遇見有人的思路像飛鳥一樣放達時,我可以用我似弓箭般准確銳利的論點射住他制服他。如果對方的思想似麋鹿一樣賓士無羈,我可以用獵犬來追逐它,一定能使他被我的論點所制服。如果對方的思想像魚一樣遨遊在理論的深淵中,我可以用釣鉤來捕捉他。然而如果對方的思想像龍一樣,乘雲駕霧,遨遊於太虛幻境,無影無形捉摸不定,我就沒法追逐和捕捉他了。我見老子,覺得他的思想境界就象遨遊在太虛中的龍,使我干張嘴說不出話,舌頭伸出來也縮不回去,弄得我心神不定,不知道他到底是人還是神啊。老聃,真吾師也!」

  孔子之所以能成為名傳千古的聖人是因為他的思想境界遠遠高於一般的人。即使自己身為聖人孔子仍然心懷謙恭,十分崇敬心中有道的人孔子對「道」充滿了敬畏之心,這可以從《論語•里仁》中看出,他說過:「朝聞道,夕可死。」意思是說,早晨明白了宇宙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死而無憾了! 惜道重道之心躍然紙上,值得追求人生真諦的後人去認真的深思感悟道與法的重要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