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的故事:曾參養志

  曾 參① 養 志②

  詩曰:曾子養志, 請與有餘, 母嚙其指, 負薪歸廬。  

uploads/content/2022/may/e13a69d63c7b8e1a0fdb3395649df717.jpg" />

  曾子名參,字子輿③,是春秋時期魯國人。他與父親曾點都是孔子的優秀學生。曾子非常孝敬他的父母尤其是他順承親意、養父母之志的孝行,成為後世普遍贊美和效仿的典範

  在日常生活中,每到吃飯的時候,曾子一定都會細心觀察和體會父母飲食口味與習慣,並將父母喜歡吃的食物牢牢記在心裡。因此,一日三餐,曾子總能準備出父母愛吃而又很豐盛的菜餚。

  父親曾點深受聖賢教誨的熏陶,平常樂善好施,經常接濟貧困的鄰里鄉親。對於父親的這個習慣,曾子也同樣銘記在心,所以,每次父母用過飯後,他都會畢恭畢敬地向父親請示,這一次餘下的飯菜該送給誰。

  在曾子的心中,時刻想到的都是父母的需要,父母所喜愛的一切事物他也都會放在自己的心裡,以便隨時可以滿足父母的心願。父親平時很喜歡吃羊棗,曾子就會在外出時盡量給父親多帶回一些。待父親過世之後,曾子睹物思情,看到羊棗,他就想父親在世的情景,心中不免勾起無限的傷痛。所以從那以後,他就也不忍吃羊棗了。

  有一次,曾子到山裡頭去砍柴,只有母親在家。不巧家裡突然來了客人母親一時不知所措,惟恐因待客不周而失禮,情急之下,她就用力咬了自己的指頭,希望曾子心中能有所感應,趕快回家。果然,母子連心,曾子正在山中砍柴,忽然感覺一陣心痛,他馬上就想到了母親,於是,就趕緊背著木柴趕回家中

  還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蒸梨給年邁的婆婆吃。當時梨蒸得還不熟,她就端給婆婆吃。曾子看了非常生氣,也很懊惱,就把妻子出家門。從此,曾子沒有再娶,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把兒子曾元從小就教得非常好,使他後來也成為了賢達之人

  曾元長大成人之後,因為思念自己的母親,向父親請求是否可以把母親接回來住,但是曾子並未答應。他告訴兒子說:「人一生最重要的無過於他的德行,而德行的根本在於孝道。一個女子嫁到丈夫家,最重要的是要使這個家能夠承上啟下,也就是能孝敬公婆、教導子女、輔佐丈夫。」

  由此可見,曾子極其重視孝道。他認為妻子連蒸梨這種小事都處理不好,又怎能承擔起整個家庭責任?怎能盡到一個兒媳母親妻子本分?如此身教會有損於家風,導致家門不修也會影響到後世子孫。所以與妻子分離也實在是不得已之舉。曾元聽到父親這番意義深遠的話語,也理智地認同了父親看法

  又有一次,曾子路過一個叫「勝母」的地方,他很避諱這個名字,所以就不肯踏入這個地方

  孔子知道曾子是一個孝子,所以將「孝道」的學問傳述給他。在《孝經》當中,孔子與曾子以一問一答的形式,把孝道表露開解無遺。他囑託曾子一定要把孝道發揚光大。由此可見,曾子的為人孝心孝行非同一般常人。

  曾子不但對於養父母身體非常重視,即使在日常生活言語行為當中,也非常謹慎,惟恐有辱父母養育之恩,擔心因為自己表現不好而使父母蒙羞。

  同時,他更非常留意如何教導自己的學生,時刻以自己的修身來做學生們良好的行為典範。所以,他的學生子思」繼承了他「養志」的精神,不僅使自己成為了賢人,他的學生孟子」後來則成為「亞聖」。

  曾子一生秉承孔子的教誨,依教奉行,專心致力於孝道,也用自己一生的行持來告訴我們,如何順承親意,如何將孝道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他不但做到了「入則孝,出則弟」,還做到了「謹而信」,並且把夫子所教的這些德行流傳於後世,培育他的學生。而由他所傳述的《孝經》,也流傳千古,直至今日。期間不知造福和成就了多少的家族與朝代。

  縱觀天下父母之心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希望他們能有成就。然而,成就「功名利祿」並不算真有成就而成就「道德學問」才算真有成就

  【注釋】①參:shēn。②養志:養父母志向。③輿:y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