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十二年(1886年)的春天,印光大師的一位知交某法師有一個小沙彌徒弟,非常頑皮,調皮搗蛋。玩香棍,爬院牆,上樹掏鳥窩,什麼調皮事都干。身邊的師父們都管教不了他。一天,這位師父找到大師說:「印光師,我這個小徒弟實在是太頑皮了,我們都沒法管教過來。您書讀得多,幫我們想想辦法,看怎麼樣把他管教過來,改掉壞習慣。」大師說:「好吧,您把他送到我這裡來吧。」
這位師父就把小徒弟送到大師所在的寺院。大師身材魁梧,相貌端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小沙彌的師父一交代今後將由印光大師教訓他,小沙彌當時就嚇得臉色發白,心裡已經很畏懼了。大師見他這個樣子,就和顏悅色地告訴他要遵守的規矩以及違犯規矩將如何懲罰,囑咐他切不要違背教訓,否則決不輕易饒恕。小沙彌表情怯怯地不住點頭表示答應。
不過,小沙彌到了大師這裡的陌生環境,雖然心裡有些害怕,但究竟沒有親身體驗,所以剛過一兩天就違反規矩了。大師把他叫過來準備打手板,告訴他犯了哪條規矩,不許動,也不許哭。板子還未打下去,小沙彌就先躲避。大師嚴厲地說:這是第一次,不增加懲罰。要是再躲的話,一定要加重懲罰,於是打了手板。小沙彌老實地站著,象一根木樁一樣不敢動。從此以後的半年中,大師不需要高聲說話,小沙彌都能聽話守規矩,從前頑皮胡鬧的毛病完全改掉了。
大師說:老師對學生生氣,哪能氣到怒不可遏的程度呢!不過略現嚴厲之相,讓學生害怕就行了。就算再怎麼嚴厲,目的也不過是讓學生害怕而已。關鍵是平時的教育,應當嚴氣正性。一言一動,不要有一絲毫的苟且輕佻,這樣學生自然如臨師保(師保:古時任輔弼帝王和教導王室子弟的官),不敢放肆。如果平時毫無沉重氣象,甚至與學生嘻嘻哈哈,打打鬧鬧,等到學生調皮的時候,老師就是發怒到氣死,對學生又有什麼益處呢?因此,關鍵是老師自己作好表率,才能以德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