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經卷上》12、煮黑石蜜漿喻

  譯文

  從前一個愚人在煮黑石蜜,有一位富人來到了他家。當時這愚人便這樣想:如今我應取黑石蜜漿招待這位富人。即在石蜜中放入些水,擱在火上,同時又急急地在火上用扇扇石蜜漿,希望它冷得快些。傍人說道:「下面不熄掉火,上面扇個不停,如何會冷呢?」當時眾人都嗤笑他。

  這就好外道不去熄滅熾燃著的煩惱之火,而是稍稍修點苦行,卧在荊棘的刺上,用火來烤炙自己的身體,卻祈望求得清涼寂靜大道,終究是辦不到的,徒然遭受智者的嗤笑。於現在受苦,還殃及將來解脫

  百喻經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詼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訶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穀從何而生答曰。五穀從四大火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

  12、煮黑石蜜漿喻

  昔有愚人煮黑石蜜 ①,有一富人來至其家。時此愚人便作是念:「我今當取黑石蜜漿與此富人。」即著少水,用置火中,即於火上,以扇扇之,望得使冷。 傍人語言:「下不止火,扇之不已,雲何得冷?」爾時眾人悉皆嗤笑。

  其猶外道,不減煩惱熾然之火,少作苦行,卧棘刺上,五熱炙身②,而望清涼寂靜之道,終無是處。徒為智者之所怪笑。受苦現在,殃流來劫③。

  注釋

  ①黑石蜜:梵文是pataiasarkara,作黑石蜜時,要加入乳、油、麵粉、焦土、炱煤之類,和合了,放在鐺中煎煮,於竹甑內盛了,投入水中,水即刻冒出煙來,嗞嗞作響,猶若將熱鐵放入了水中。冷卻凝固後,呈褐色,且堅硬如石,故名黑石蜜。

  ②五熱炙身:將五體在火上烤炙,是赴火外道苦行方法

  ③殃流來劫:殃流,災難的歲月;來劫,以後久遠的時光。佛教認為「劫」通常指人壽命的增減

  解說

  佛陀初先出家修道時,也曾作苦行,翹一足至二更方休,五熱炙身至二更方休,但後來意識到苦行的結果依然出離不了輪回,便認為苦行邪道,不是清凈道。關於外道苦行,《雜阿含經》卷三十五的記載較詳:「常執鬚髮,或舉手立,不在床坐,或復蹲坐,以之為業。或復坐卧於荊棘之上,或邊緣坐卧,或坐卧灰土,或牛尿塗地,於其中坐卧,或翹一足,隨日而轉。盛夏之日,五熱炙身,或食菜,或食舍樓枷,或食油滓,或食牛糞。或日事三火,或於冬節凍冰親體,有如是等無量苦身法。」(《中華藏經》第三十三冊第五十八頁)

  辨析:

  這則故事使人悟到一個解決問題方法解決問題首先要能夠透過現象認識到本質。糖漿不能冷卻的原因,在於其下有火,這才是問題的關鍵。要抓住問題的實質,由表及裡,方能奏效。而比喻恰恰在於揭示了佛教修行目的,指出那種通過苦行達到超然物外和擺脫人生苦難方法是由慾望支配的世俗的認識,治標不治本,注重現象,而未能把修行的本質。追尋人生利益動機,最終也只能得到在慾望驅動下更加煩惱的結果。

  與佛教同時的其他宗教都以精神上的不死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從而使人們通過忘掉現實生活中的苦難而把美好的希望寄託於死後。而佛教自己的最高理想分成幾個階段,對世俗之人,在現實中得不到的可以通過修行,把希望寄託在來世,但最終的目的卻是脫離欲界,達到無我階段,進入「涅槃」的境界。有許多認真的學者,曾在佛教長期的發展歷史中去考證對「涅槃」的不同解釋。我們認為它並不神秘,可以借用古羅馬詩人、哲學家盧克萊修在他的《物性論》中所提出的觀點,即「不死的死奪去了有死的生。」這種「不死的死」就是涅槃的真正含義

  來源

  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