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259~334),表字士衡,東晉廬江潯陽人氏。陶侃早年喪父,刻苦攻讀,後任縣吏。志向高遠,為官清廉,為張華、顧榮所器重。後因功高蓋主,遭到權臣王敦忌妒,貶官出任廣州刺史。王敦亂平之後,以征西大將軍還兵鎮守荊州。咸和三年,出任主帥,平定蘇峻、祖約之亂,內任侍中、太尉,都督荊州、交州軍事。陶侃為政慎密,勤於職守,勵人惜時,清譽當世,事跡譽於國中,傳於後世。
陶侃最初對佛法不十分信任,任廣州刺史時,晚上經常夢見五台山眾僧跟從他乞食,陶侃不以為意。等到在南海建築旗壇時,漁人經常看見海濱流光數丈,經日不絕,於是將此奇特景象告訴陶侃。陶侃派人在放光處打撈,沒過多久,就從海底打撈起一座金佛像,金像座下刻有銘文,卻是一段梵文。陶侃認識梵文,讀梵書曰:「昔阿育王統閻浮,教鬼王制獄,悲殘酷毒不堪。文殊菩薩乃在湯鑊之中現身,火滅湯冷,生青蓮華。地獄吏卒告訴阿育王,王心感悟,即日毀獄,造八萬四千塔,並文殊菩薩之像,散布天下,這一尊乃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見,當日打撈這尊佛像,就是阿育王所造文殊菩薩像。
陶侃遇到這等瑞祥,開始傾心佛法,最初將文殊菩薩像安置在武昌寒溪寺,後來將去鎮守荊州,想把文殊菩薩像遷移到荊州,下令讓一百位民夫去拉,結果絲毫不能移動,只好打消這一念頭。其後,東林寺慧遠大師駐錫廬山時,懇請迎接文殊菩薩像去供養,陶侃應允,先派人在菩薩像前說明情由,然後開始搬運,結果這回菩薩像就顯得很輕,運行之中竟無任何艱難險阻。文殊菩薩像有如此靈感,大概也是因為所請之人不同:陶侃有緣,方獲海底文殊菩薩金像;慧遠有德,才能有幸供養神聖金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