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經卷上》21之婦女欲更求子喻

  譯文:很久以前,有一婦女有一兒子,她想再生一個兒子。她問別的婦女:「有誰能使我再生一個兒子?」有一位老年婦女她說:「我能使你再生兒子,但必須祭祀天神。」她問老年婦女:「祭祀必須用什麼東西?」老年婦女說:「殺死你的兒子,用他的血祭祀天神,你一定會得到許多兒子。」這個婦女聽了,就准備殺自己的兒子。旁邊有位智慧的人,恥笑並責罵她:「真正愚昧無知的人這樣做。沒有生的兒子,能否得到還不知道呢,怎能殺了現有的兒子!」

  愚蠢的人也是這樣,為了尚未產生的歡樂,自投火坑,做出各種損害身體事情,只是為了來生美好天界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詼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訶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穀從何而生答曰。五穀從四大火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生死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21、婦女欲更求子喻

  往昔世時,有婦女人,始有一子,更欲求子。問余婦女:「誰有能使我重有子?」

  有一老母語此婦言:「我能使爾求子可得,當須祀天① 。」問老母言:「祀須何物?」老母語言:「殺汝之子,取血祀天,必得多子。」時此婦女,便隨彼語,欲殺其子。

  傍有智人,嗤笑罵詈②:「愚痴無智,乃至如此!未生子者,竟可得不?而殺現子!」

  愚人亦爾。為未生樂,自投火坑,種種害身,為得生天③ 。

  注釋:

  ① 祀天:祭祀天神

  ② 罵詈(lì):詈,罵、責備。

  ③ 生天:天,指光明自然清靜之地。生往光明自在天界

  解說:

  此則可與第二十九則<貧人燒粗褐衣喻>並讀。

  辨析:

  在願望現實面前,要首先立足於現實;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不能代替現實。同樣,要想有一美好未來,也必須首先擁有一個充實的現在。不能把握今天的人,也難以把握未來。本文也從側面反映了印度佛教在產生時與其他教派思想分歧。

  印度在歷史上是一個宗教國家,有的宗教提倡教徒通過苦行來拯救人心靈肉體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卻不這樣看,他批判婆羅門教提倡的「苦行」,認為其實質是「為得財之方」。他接受了印度早期哲學中「一切皆苦」的人生觀,並以如何解脫它作為人生的最高目的

  佛教為愛為苦之因,是心中苦惱的根本,因此否定愛。那些執意於子女妻子愛戀的人,由於生、老、病,以及種種原因,最終會沉入悲痛的泥海,好似沉入泥坑的老象。捨去了愛,也就去了苦之因。

  慾望也是人痛苦的源泉,各種貪慾都會由於不得或得到了又最終會失去而產生苦惱,也被否定,即要舍欲。

  佛教選擇了聖者出家生活,不僅為了保護身體而食,還採用了蜜蜂生活方式」,好比蜜蜂在花叢中采蜜,並未使花受苦,自己也很快樂

  其追求轉迷為悟、離苦得樂慈悲救世的精神,這些認識中,不乏辯證思想

  來源: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