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念祖:修行人常犯輕敵之病

uploads/content/2022/june/5329b19d8fd7126244a27c7e1734d79d.jpg" width="22" height="10"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uploads/content/2022/june/82f54ef0958d8080c744a6124bd4427e.jpg" />

  《谷響集》

  本集所答之問者,有初信、有未信,有初修、有久修,有禪、有凈、有密,有專修、有兼修,種種不一。故所答亦隨機而異。但萬變不離其宗,唯以般若為導、凈土為歸。

——黃念祖

  ◎ 答信摘抄·答 a 居士

  (一)勸繼續懺悔念佛求生

  三月十二日來信收到。此信實是您能否往生關鍵,因此抽暇先回您的信。

  從信中可以看出:① 您的發心真誠用功也很勤;

  ② 對於自己要求很嚴格,並敢於直率地說出自己的缺點

  ③ 為懺悔自己過失,曾哭過數十次。這些都是很可貴的優點。

  但目前成為障礙者,則由於 ① 瞋毒較深,② 更重要的則是對於教理的了解,還不深入。

  修行人常犯輕敵之病,常以為自己一用功便能剋制煩惱,一切太平。這實是不符合實際的主觀願望應知貪瞋痴三毒,多劫以來,染入我們的心田,如油入面。在和面時摻入一些油是極其容易的,但摻入之後,想再從面中取出這些油,那就難如上青天了。

  所以經典中說世尊的常隨弟子中,許多已證阿羅漢,但三毒所殘留的習氣,仍保留不斷。只有如來才能斷殘習。蓋「久反之地,非一戰所能成功」。

  故首先勸您,不可喪失信心

  犯錯誤,怎麼辦?那很自然那就懺悔。再犯怎麼辦?那就懺悔。一切罪從懺悔滅。故普賢大士十大願王中雲:「我此懺悔,無有窮盡。」普賢菩薩尚且盡未來際,懺悔不休,我們凡夫焉能因為懺悔數百次,哭過幾十次,但脾氣不改,愧見如來,便半途而廢呢?

  您說發一次脾氣就把多日修持功德,一把火燒光。這是根據於「一點瞋心火,能燒功德林」而來的。

  但我們想要正確理解經論中的一句話那就需要聯系其他經論中文句,融會貫通來理會。

  例如,經論中說,我們看經和念佛功德,「如食金剛,決定不消」。這就是說念佛和誦經的功德,如同人吞食了金剛鑽(鑽石),這是決不會消失的。

  於是這句金言,便同您的體會——燒光了一切功德,完全矛盾了。

  那麼,這相矛盾兩句話應如何融會來正確了解呢?現在我做個譬喻。

  例如有人被法院凍結了他在銀行中存款。這筆錢,他當時完全不能動用,就和沒有這筆錢一模一樣,這就是「火燒功德林」之原意。

  但是這筆錢並沒有被沒收,沒收了,那才真是燒光了,現在只是凍結,仍承認這筆錢是他的,這就是「決定不消」之義

  我這個譬喻,可引證佛經

  佛在世時,有一人因八萬劫前遇虎,失聲念了一句南無佛」,八萬劫後得遇釋迦牟尼佛,因此一句功德,收容為僧,而證阿羅漢

  試想此人在八萬劫中應該生過多少氣,發過多少瞋心火,但這句「南無佛」的功德「決定不消」,終於憑其功德而證阿羅漢

  同時根據這段經中開示,證明瞋毒等的可怕,所以把念佛功德果報推遲了八萬劫。

  修禪定的人,一發脾氣,於是禪定境界保不住,定中所發的神通,也不出現了,必須再用一段功才能恢復。

  至於修凈的人臨終一念,如果是瞋恨,那就決定不能往生。以前修持功德,以及求生極樂願望,此時都失效了。

  這即燒盡功德林之意。

  所以我們必須忍辱護瞋心。如能忍辱,則瞋心漸漸地自然不起了。

  您來信問我有什麼辦法,現在「辦法」已躍然於紙上矣。

  辦法是:① 恆修懺悔;② 修行忍辱,善護己念。

  在這兩方面的無上武器便是一句佛號

  ① 懺悔有理懺與事懺。

  理懺者,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空」。是謂心空則罪消也。

  是以「若欲懺罪者,端坐念實相」,若能心契實相,則諸罪自然消除。但此法不是凡夫之人所易做到。

  事懺者,乃修懺法以懺除罪業。目前有先師所編之《寶王三昧懺》,又名長壽懺》,正在印製。印好後,會寄送您一本,您可照懺軌,禮拜懺罪。但更重要者,《觀經》說,「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勸您一心持名,是即無上殊勝懺悔

  ② 忍辱護念。《金剛經》中忍辱仙人,實是我們之良師。

  仙人說法度眾,反被誣蔑為調戲婦女,並用刀來節節支解,可是仙人當時無人我等相,不生瞋恨。故知瞋毒之根在於我相,若無我相,還有誰會生氣?

  所以生氣者,只是為了他違反了我,污辱了我,冤屈了我,欺負了我,侵害了我,處處都是因為多了個我。

  若能無我,則一切煩惱,都除了根,便必然隨之消滅了

  正因為多了個我,於是處處有障礙

  例如有人罵我是「蠢豬」,當他罵完了,這句罵人的話也當時消滅完了,何處還有這兩個字音聲?

  「蠢豬」這句話本身就是肥皂泡(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他已罵完,於是這個肥皂泡已經消滅。可是自己不依不饒,還死抱著這個已滅的肥皂泡不放,大發脾氣,真是加倍的愚痴

  所以我們應在日常生活中,盡量秉著經中無我無人的開示,來待人接物,應付一切。

  例如有罵我,請問罵人的人是誰?挨罵的人是誰?那句罵人的話是什麼?實際上,一切皆不可得

  故雲:「萬法本閑,唯人自鬧。」何苦來自己要鬧個不休,把心歇一歇不好嗎?

  《首楞嚴經》雲:「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我們何嘗不想歇心,但是歇不下來。所以要一心念佛,這是最好的歇心之法。

  古雲:「念佛功純,妄想自然不起。」那還有什麼脾氣可發?

  奉勸您進一步把功課集中在持佛名號隨時隨地心中常提這句佛號。您念佛看經的功德,與懺悔而哭泣的功德都是決定不消。

  盼您繼續努力。根據您的信願行,都已有基礎,但能堅持下去,決定可以往生

  凈土宗稱為他力門,乃是仗佛力而能往生。只要我們深信切願、持佛名號,那麼在我臨終阿彌陀佛自然實踐其本願,前來迎接,加持行人,「慈悲加祐,令心不亂」(見唐玄奘大師譯的《阿彌陀經》,名為《稱贊凈土攝受經》)。我們凡夫往生都是帶業往生,您這些瞋恨之業,便都托彌陀慈航之力而不障礙了。

uploads/content/2022/june/e0e989e14cde8d6c8974a158eac88e97.jpg" />

uploads/content/2022/june/5fc0f0b3fdbcb20daade53439addf616.jpg"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