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病損於陽氣,增陽氣乃最佳治病良藥

  人過半百陽失其半,其實任何病久年不愈部會造成陽氣虛弱,而中醫理論即有:正氣內存,邪不可侵之說。人只要陽氣充足,即可百病不侵。因此各種治療萬法如艾炙法、針灸法等多是通氣升陽為主。

  近些年,作者坐診時,有時一上午開的都是附子、肉桂、乾薑、苡仁、澤瀉等扶陽祛濕的藥物,抄方的學生好奇地問:"老師,這些病人得的難道是同一種病嗎?您開的藥方怎麼都是這幾味呢?"我很欣慰地對他笑了笑,這回總算問到點子上了。其實,盡管他們得的病並不一樣,但一摸他們的脈象,都沉細無力,有時還伴有胸悶、心慌、氣短、手腳冰涼等症狀,這就是典型的陽虛症狀。

  很多現代人陽氣不足,不少朋友患有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壓者,常年被這些慢性病困擾。為什麼這些人的病反復發作,經久不愈呢?他們之前和現在所生的病,包括將來要生的病,都可以說是陽氣虛弱引發的,因為萬病皆損於陽氣。"只要陽氣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一、是什麼消耗身體陽氣?

  1、精神

  除去先天帶來的疾病,24歲以前發的病,一般都沒有大問題,因為人24歲之前先天的元陽之氣很足,人體神經肌肉骨骼都處於最佳狀態。24歲以後,人們身上壓力會逐步增多,耗費精神過度,也就是耗費陽氣過度,身體呈現出陰盛陽虛的狀態。所以24歲以後的成年人生病,更應該從精神、情志層面去找病因大部疾病精神、情志受到損害造成的。

  2、飲食不當消耗陽氣

  現在大部食物都受農藥、化肥或各種添加劑的污染,包括轉基因食品。長期食用後,會讓人們五臟六腑功能發生紊亂;反季節蔬菜是違反了蔬菜自身的生長規律,使食物本身所含有的生命能量發生了變化。比如東北一年一季的大米看起來油潤光澤,吃起來口感細膩圓潤,就是因為它吸收了一年的天地精華之氣,蘊涵的生命力也旺盛。常聽到一些人抱怨:現在的東西越來越不好吃了,我越來越沒有食慾了。這些食物蘊涵的生命能量,滿足不了身體需求,這樣的食物又如何能美味呢?

  3、夏季不能傷"陽",冬天不要傷陰

  夏季要少喝冰鎮飲料、吹空調、露宿雨淋,很容易患傷陽之病,比如感冒、拉肚子、風濕等。同理,如果在冬天衣著太厚,久居溫室,大汗淋漓或過用辛熱,多患傷陰之病,如咽喉腫痛、食慾不振、腹脹等。很多時候,這些細節容易被人忽略,第二年得了病也不知因何而起。

  二、扶陽方法

  ——艾灸、丹藥、附子;按摩扶陽;動生陽,善升陽,喜升陽。

  宋代的著名醫學家竇材把自己喻為扁鵲再生,寫了一部醫書《扁鵲心書》,書中重點倡導的就是扶陽。他認為自古扶陽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陽精若壯千年壽,陰氣如強必毖傷",說的就是要保命長壽,扶陽是不二法門

  1、灼艾之法

  (陽氣若足千年壽,灸法升陽第一方)

  關於灼艾之法還有一故事: 南宋紹興年間,有一個叫王超的軍人,退役後遁入江湖做了江洋大盜,無惡不作。他年輕時曾經遇到一個得道的異人,傳授給他一套"黃白住世之法"。王超按照這套方法修煉,年過九十還精神飽滿,肌膚腴潤……後來犯案被抓,判了死刑。臨刑前,監官問他:你這么高的年齡,還有這么好的身體有什麼養生秘術嗎?王超回答說:秘術我沒有,只是年輕師傅我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關元穴,用艾條施灸千炷。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幾日不吃飯也不覺得餓,臍下總是像有一團火那樣溫暖。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嗎?土成磚,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王超被處死後,刑官讓人將他的腹暖之處剖開,看見一塊非肉非骨之物,凝然如石,這就是長期用艾火灸出來的。

  灸關元的最好時機在夏秋之交,相當於北京地區的7月底到9月中。隔日灸1次,每月連續灸10次。

  道家有一個小秘法,就是每晚睡覺前,將雙手搓熱,把手掌的勞宮穴對准關元穴,意守此處,慢慢入睡即可。勞宮是心包經的大穴,屬火,關元是小腸經的募穴,小腸經也屬火,用心經與小腸經的火來溫補任脈之陰,收到水火既濟之功。

  灼艾之法還可以用艾條灸足三里、三陰交。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多氣多血,增加胃腸蠕動,強壯脾胃。一個星期熏一次,一次20分鍾。灸腎腧穴,此穴可以緩解疲勞,溫補腎陽,有強腎壯陽之功效。

  扶陽的重要穴位,古今長壽者必灸之穴——關元、足三里的長壽灸法。

  2、丹藥之法

  丹藥,主要成分為礦物,以鉛汞等金石品為主。《扁鵲心書》提到的丹藥名為太上金液丹,以硫黃為主,扶陽祛濕。民國時代的醫學大家張錫純受丹道醫家的影響,在其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中主張服用生硫黃來回陽,他認為生硫黃回陽效果比人蔘還好,能興垂絕之陽。但是現在的硫黃雜質很多,需要煉制後方可應用,丹藥煉制只在極少數精通丹道醫學的醫家手中使用。

  3、附子之法

  東漢的張仲景,在其《傷寒雜病論》中創立了很多以附子為主的湯藥,像附子理中湯、桂附地黃丸、四逆湯等方劑都是以附子為主組成的。到清末,以四川名醫鄭欽安為首的醫家,則創立了以回陽扶陽為指導思想的醫學流派,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火神派。

  4、按摩扶陽

  ——大椎、腰陽關、百會、湧泉

  通陽的首要穴位即大椎穴,此穴可貫通上下左右,四肢百骸,因此不論刮推、點穴皆要以此穴起!

  尾聞是內功氣功修煉的一個關竅,其部位即在腰陽關穴,是人體真火陽氣到達命門所必須經過的關隘,陽氣至此最易受到阻滯,故凡疲勞或陽氣不足者,多首先在此赴特別酸痛。百會穴是所有陽氣的交會點百病皆治,是升陽的第一大穴。湧泉穴,使虛陽上泄速降的首穴。

  5、動則升陽

  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創編的《五禽戲》裡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動搖則谷氣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人只要動一動,搖一搖,那麼就氣血流通,百病不生了。現代社會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人們大多動搖的是精神不動的是身體。上班時坐在辦公室里,出門就坐車,回家又坐在沙發上看半宿電視,一天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坐著的,不動陽氣不得升發,氣血都瘀滯了,長此以往身體怎能不病呢?動搖精神損耗的是我們的陽氣,動搖身體則能升發陽氣,所以要想身體健康,就一定得先讓身體動起來。

  如果你體內陽氣嚴重的不足,陰氣過盛,可以選擇一些柔和舒緩的功法,如養生樁、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等。運動有一標准,就是以心臟不劇烈跳動,身體微微出汗發熱為宜,運動過度反而會傷身。

  在鍛煉時間的選擇上,按照動則升陽、靜則生陰的原理,上午和春夏都屬於陽長陰消的階段,陽主動,動則升陽,所以陽虛的人應該在上午鍛煉。相反,傍晚和秋冬屬陰長陽消的階段,陰主靜,靜則生陰,那麼,陰虛的人選擇傍晚靜養,效果會更好。

  6、善能升陽

  (語善、視善、行善)

  語善:就是說些鼓勵人、激勵人、柔和的話,比如說這個孩子今年考試成績理想家長一定不要埋怨孩子,而是用激勵、鼓勵的方式,讓孩子信心建立起來,聰明小孩都是誇大的,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聰明。 現實中很多有成就的人,大都是在父母和親朋好友的誇獎中長大的,在這種肯定的陽性語言激勵下,人的陽氣就會持續得到升發,身心都會得到平衡的發展。古人講,"良言一句三冬暖",講的就是語善升陽的道理

  視善:就是要讓眼睛經常去看美好事物。風景秀麗的名山大川,是天地間的大美,所以久居塵世的人要經常出去看看,以此養目調心。親近自然過程,也是與天地交換能量,升發陽氣過程。..... 眼睛心靈的窗口,眼睛所見之物反過來也會影響心靈生活中不要總看到社會人生的陰暗面,凡事要多陽光的、積極的一面。如此,不用刻意追求,也能做到隨處視善了。

  行善:日常生活中,像大地震,無數人伸出了關愛之手,捐出善款,還有的人義工,親自到一線去支援災區,這都是行善的表現。再比如一個人用車拉著一車煤或者其他貨物,爬高坡時上不去了,這時你幫他推一把,過了這個坡以後,拉車的人會回頭道一聲謝謝。這個時候你心裡是什麼感覺呢?一定會感覺到暖暖的,這種暖就是陽氣升發的表現。日常生活中幫助他人的行為其實都是行善。

  7、喜則升陽

  古人說,喜則陽氣生。生活當中應該是很好做到的,多想一些高興的事情,看一些歡快的娛樂節目,聽自己喜歡的歌曲,讀自己喜歡的書,業餘時間多做自己喜歡的事,都可以使人陽氣升發。

  喜能升陽,最典型的應用就是「沖喜」。按照道家醫學的觀點,沖喜是很高明的升陽方法,沖喜衝掉的是身體的邪氣,換回的是正氣,過去的人用辦喜事的方法治病或者轉運。久病或長年身體不好的人,有意地操辦些喜事,對病情是很有幫助的。實際上沖喜是藉助外在環境改變病人身心狀態。。

  喜是人生的一種大境界,能夠保持一顆歡喜心,對身體的滋養是比吃什麼靈丹妙藥都管用的。所以,升發陽氣還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方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