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基因就是佛法所說的業力

  有漏的世間

  為什麼許多人好事卻沒有好報呢?因為他的身、口、意缺口太多福報功德自然也會漏了布施行善,若是心不甘、情不願,讓受者額度尊嚴受到傷害,如此縱有善行布施功德也會漏了

  幫忙別人做了不少好事,若你一直抬高自己,自我膨脹,別人不服氣,反而對你訾議,這就是你的功德漏了。平日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積聚不少功德福報。單突遇逆境,就大發牢騷,口不擇言,怨天尤人,原本的義行福報就會漏了

  一面賺錢,一面浪費;一面種植,一面踐踏,這就是有漏的世間,有漏的眾生。謹言慎行、攝身防意,千萬不要讓三業把我們的「福報漏了」,這是非常重要的。

  基因業力

  生命的密碼,根據現在的科學家說,已經研究出來了那就是「基因」!其實,生命的密碼——基因的另一個名詞——業力佛陀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已經昭告人間了。如果生命的密碼「基因」,只是說它像細胞是一個單位的話,基因還不夠解釋生命,應該用「業力」來說,更為恰當。

  業,是身口意的行為,有善業、惡業、無記業。「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只要是身口意所造作的善惡業等,都會電腦一樣,在業的倉庫里有了儲存;「因緣會遇時,業報還自受」,等到善惡業因緣成熟了,一切還得自作自受這是因果業報不變的定律

  「業力」,實在是佛陀一個偉大的發現。人,從過去的生命延續到今生,從今生生命可以延續到來世,主要就是「業力」像一條繩索,它把生生世世的「分段生死」都聯繫在一起,既不會散失,也不會缺少一點點。

  「生命不死」,就是因為有「業」的關係,像春去秋來,像秋涼轉為春暖;「一江春水向東流」,一切都是循環,都是輪迴。「有為法」什麼都可以毀壞,只有生命的密碼,永遠不壞,永遠存在。

  基因,只能說明個己生命體的因素,但佛教業力,不但有個體的業,所謂「別業」,另外還有「共業」。例如,為什麼有的人同生在一家庭里?同生於一村,同生於一族?這都是「共業」。各方的人士同在一條船上,或同在一飛機上失事了,有的人命喪黃泉,有的人大難不死這就是「共業」中又有別業」的不同。

  所以,科學家們發現生命的密碼——基因,希望能再發展出生命同體基因——相互的關係

  生命的密碼,由於基因的不同,於是發展出不同的生命體。吾人的業力會現行,會有果報,所謂「現報」、「生報」、「後報」。「現報」就如種子,春耕秋收;「生報」就是今年播種,明年收成;「後報」則是今年播種,多年以後才能收成。所謂「不是不報」,只是「時辰未到」而已。

  佛教真理因緣業報」,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是必然、永恆、平等真理;科學家「基因」的發展,只是更明確地解釋了「業」的內容功能,如此而已!

  遠禍求福

  人人都希望「趨吉避凶、求福遠禍」;然而世事多變,一切都不能盡如人意。當遭遇到財物損失、家人不幸、自身災難時,不要完全怨天尤人禍福已經成形,等於火勢蔓延,不易撲滅,應心存慈悲正直,有時候禍患反而轉變為福報

  《淮南子》中有個故事:一位老翁,失去一馬,心種非常懊惱。但不日後,失去的老馬反而帶回一匹駿馬老翁因失馬而得馬,心中非常高興。但不久其子因為不諳馬性,騎馬被摔,負傷在床,因此他又感覺得馬是禍。當時正逢戰爭國家徵召壯丁赴沙場,其子因傷,得免入伍,終而保得一命。所以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其實我們每個人禍福看法,都應該知道所謂「禍福都是因果的寫照,因果都是禍福定律」;平時應該注意所行所為,要培養福德因緣,如此自能消災免禍。

  一般人最易疏忽的,就是人在得意的時候,往往埋下了「驕恣必敗」的種子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佛法說:「禍莫大於有『三毒』」。三毒就是貪、瞋、痴。《菜根潭》也說:「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假如吾人想要避禍求福,應該自我修身養性,例如「閉門思過」、「躬自反省」、「多結善緣」、「增長慈心」、「去除恚恨」等。所謂正知正見,無有自私邪執,如此,管它「禍兮福兮」,必然能夠得福而遠禍矣!

  得失各有因緣。是我的,不必力爭,自會得到;不是你的,即使千方百計取得,也會隨風而逝。有時候得也不好,有時候失也不壞,得失之間,所謂各有因緣莫羨人。即使得到了,也要好運用;失去時,只要你有足夠的條件它也會再來。人生,失去了金錢、資用,會有再來的時候;失去人格道德,不容易恢復。得人容易,得人心難;得人心難,失人心容易。得失之間,富含人生哲理也。

  對著山谷講話山谷迴音就是你的原音呈現。你對著山谷說「我愛你」,山谷就回給你我愛你」;你對著山谷大喊「我恨你」,山谷也會給你「我恨你」。有人幸福,有人不幸,看起來都是外在因素,實際上,幸與不幸,唯人自招!是禍是福,主人不能賴賬的喔!

  「熏習」的力量

  古時農家婦女,在衣櫥里放置薰衣草,讓衣服充滿香味,這就是「熏習」的力量。「熏習」是一種感染力、一種影響力。《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儒家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而時習之」,這也是熏習的力量

  佛教主張「多聞熏習」,又謂「熏修德業」;品德修養,除了靠古聖先賢父母師長的言教、身教之外,境教也很重要環境可以使一個人在長期耳濡目染下,不知不覺受到潛移默化而改變氣質。所謂「橘化為枳」,種在淮南的橘子,移栽到了淮北就生出枳子;古代因有「孟母三遷」,故而才有後來的亞聖孟子這都說明環境熏習的力量,不容忽視。

  熏習就是透過眼耳鼻舌身心向外接觸境界,然後在八識田中留下種子,待因緣成熟就會表現在外,成為言行舉止上的一種慣性,稱為「習慣」,又稱為「習氣」。習氣就像一個裝過香水的瓶子,即使香水用磬,瓶子上的香味卻久久不滅習氣又如種子,盡管花開花謝,只要曾經結果,留下種子,又會成為下一生命的開始。因此,佛教有所謂的「留習潤生」,又說:「煩惱易改,習氣難除」。

  兩個賣魚的婦女,長期在魚肆里生活,一日外出未及回家,因而投宿在一間充滿花香的旅店裡。兩個人徹夜未眠,後來只得拿出魚簍,才終於在魚臭味中甜蜜地睡去。

  認識「熏習」的力量,我們便應該不斷地提醒自己,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憶念好的、善的、美的人事物,如此才能留下善美的種子;有了善因業種,又何愁人生沒有善緣果報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