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二十九章)01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十九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二十九章朗朗空中罪福明01

  上次講到『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無不證果』,這個問題還沒有答覆完。

  『依法不依人』自然可以證果,這是引用佛經所說。大家要特別注意!後世學佛多半是依人不依法,很多人老師、拜師父變得情感化,以老師或以宗派為主,把正法忘了,這是很糟糕的。我們學佛老師當然要恭敬,但不管哪一位老師要看他講的是否適法?合不合法?

  『依智不依識』,真正的佛法要用智慧求證,印證智慧最好的方法就是拿空慧來印證比較可靠。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有些經典是不了義經典,不了義並不是不對,佛經是一種教育方法的記錄,某些時候就某一種教育的需要,給你一點『有』法去行,而不講空法,是不了義之教。譬如在學校念書,老師覺得學生太不對了,打學生一記耳光,學生長大以後,以為打耳光是法,那就是以不了義教為了義。看經教也是如此,有些經典是不了義經,有些教理是不了義的教理,但是真正修法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依義不依語』,看經要了語言文字所要表達的實際意思,不要抓個話柄,以文害義,那就很糟糕。

  永明壽禪師說要我們但遵教行,依法不依人,一定會證果的。不過,有一人不能證果——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

  不信正法的人,你對他一點辦法都沒有。拿世間知識來說,這里可以作個討論。有的哲學系開有比較宗教學這門課。專門研究各個宗教教義,並加以分析比較,這是現代全世界人類文化的趨勢,大家要注意!在宗教方面未來將趨向大公教,大公教是西方的名詞,中國人本來走的就是大公教的路子,憲法規定宗教信仰自由,過去雖然沒有法律規定,三千年來,我們素來主張宗教信仰自由,以回教在唐朝傳進來,馬上被接受;唐太宗基督教聶斯特利派(當時稱景教)進來,也為其建教堂;外道婆羅門教(襖教)傳,也接受。現在已經是五教同流了,釋邊牟尼、孔子老子耶穌、穆罕默德排排坐,吃果果,是好人,講好話,都請上坐,這是中國人的做法,這個風氣現也推行到美國

  所有的宗教在比較宗教之下,會走一個共同的路子,所有的教義在一真理之下,我們要注意這個人類文化的趨勢,大概很快會實現,最多在一個世紀中一定會有。如果真發現有外太空生物的話,恐怕這個人類文化會更快的實現。

  佛是萬能的嗎?

  那麼,我們曉得某些宗教教義教主萬能,佛教有沒有呢?拿比較宗教來看,佛教沒有,佛教說佛『萬德莊嚴』,並不講他萬能不萬能,萬法與萬能是兩樣,善性一切圓滿就是萬法莊嚴。佛能『通一切智,徹萬法源』,但成佛有三不能,不是萬能:

  一、不能轉定業。譬如這個世界的劫運如此,站在比較宗教哲學的立場,教主萬能,怎麼不來救救這個苦難世界?為什麼?那麼佛教答覆:這是眾生的定業,無法轉。

  二、不能度不信之人你說不信下地獄他說我下我的地獄,各走各的路,你對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三、不能度無緣之人佛經上講釋迦牟尼佛要度一位老太太,她看到佛就討厭,佛就現神通從四方八面讓她看,她乾脆蒙起眼睛,來個老子不理你,釋迦牟尼佛毫無辦法。這位老太太阿難有緣,佛叫阿難去教化,阿難她說什麼她都信,這就是有緣。

  還有一個有關緣的故事;有一次佛在打坐,聽到山門外有吵架聲,一看是舍利弗跟一位老頭子吵架,佛問何故?舍利弗說老頭子要出家,他們一查此人五百生沒有做過一件與佛有緣的事,所以不答應他出家,他硬吵著要出家佛說你們這些羅漢只知道五百生,五百生以前他干什麼你們知不知道?再用神通看看,五百生以前他是狗,跟我結了緣,那時我是修道的隱士死後燒出舍利子,弟子為我蓋了舍利塔,他是狗,狗喜歡吃大便,跑到廁所吃大便,突然聽到有人過來,一著急尾巴黏了一團大便就跑,結果看到我的舍利塔,把大便一甩甩到我的塔上,跟我結了緣,因此可以出家。這個故事等於判例,說明佛難度無緣之人

  (編註:唐朝元圭禪師提出佛有三能三不能。一、佛能空一切相,成萬法智,而不能滅定業;二、佛能知群有性,窮億劫事,而不能化導無緣;三、佛能度無量有情而不能盡眾生界。)

  佛這三樣都不能嗎?能,加上時間都能,這點要注意!這也是人生哲學天下有許多事加上時間與空間皆去,由不能而變成能,定業只有時間的限制,好比犯罪坐牢一百年,百年過後,從一百零一年就開始就可以轉了,定業也可以轉。不信之人現在不信先逗逗他嘛!充其量打你一拳,這一拳跟狗甩大便一樣,就可以結緣,不管善緣惡緣,先結緣再說,將來就會作用,所以三不能,加上時空變化也可以轉。

  為什麼舉這些例子講這么多閑話給大家聽?主要說明『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這兩句話是不了義教,不徹底,現在我們多方補充變成了義教,雖然是不信之人也可以救,不要干佛,一切眾生都可以度他,因為加上時空而有此作用。接著引證經文

  如《華嚴經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至珍寶所,隨意採取。若當無手,空無所獲。如是入佛法者,有信心手,隨意採取道法之寶。若無信心,空無所得

  《華嚴經有一句話:『信為道源功德母』,所以菩薩有十信。什麼是信?你說我很信佛。那不是佛法的信,要正信。大家心裡有數,盡管研究佛法,盡管跟某人學佛老實講,都不信,這也不要難過,這是真的,不信是應該,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是眾生嘛!眾生天生帶來貪嗔痴慢疑,多疑一定不信,不多疑就不眾生,人字旁加個『不是』(弗),那不是人,是『佛』。所以我們深切反省,盡管研究佛法,並沒有真信,真信了立刻就成功了,這句話不只包括在座的,大致在家出家,據我所知,天地良心,並不真信,此謂和尚不吃葷,肚裡有數(素)。有人說真信,叫他去修,他又說時間沒有到,他怕萬一修不成上當。有些入說理上信,做起來不得效果信心沒有建立,被所知障礙,自己反省不出來,真能夠反省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那是天下明白之人。《華嚴經》的信講了多少卷!可見信心之難。

  再說普通的信都是迷信,不是正信。如果你說絕對相信,每一句話都信,你是迷信,為什麼?這些話是《宗鏡錄》的,不是你的。什麼是正信?這句話我證到了那個境界。說空,你信不信?信。空了沒有?沒有空。那你是迷信你自己證到了空的境界,啊!原來是這樣!這個時候是真信。《華嚴經》要你起的是正信,一信便入道。

  如拿儒家的智、仁、勇三達德來講,我們做到智仁勇了沒有?絕對做不到,所以你信智仁勇是對的,那你是迷信學問修養到達了真智真仁真勇,對自己嚴格地反省、嚴格地修待、嚴格地求學問,這個是大勇,沒有大勇做不到勇猛精進。大家學佛,下了課回去抽一、二個鍾頭看看《宗鏡錄》多好!沒有這個勇氣,因為事情忙,天氣又熱,夏日炎炎正好眠。那你為什麼來聽?蠻好聽的嘛!那不是信。『若無信心,空無所得』,不會證果,最後一句話值得注意!沒有證果,因為沒有正信。

  如昔人雲:人之無道,猶車之無軸。車無軸不可駕,人無道不可行。

  昔人:從前的人。為什麼講昔人?這是儒家的書上說的,他怕和尚罵人,宗教情緒很糟糕,唉呀!外道的書,連永明禪師都避免這些,只好講『昔人雲』,從前有人說,誰說不管了。

  假使一個人沒有道,這個道不是講修道的道。人生人做事或修道,沒有原則信守,等於車子沒有軸心,走不動。車子沒有軸心不可駕,人沒有中心思想不可行,沒有辦法修行世間法也如此,做人有個原則,原則是不變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