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三十五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以此如來教令卻生想念,去彼十地中染習出世凈心故,此明十地緣真俗出世余習氣惑故。
所以普眼菩薩看不見普賢菩薩在哪裡,佛告訴他錯了!偏向於清凈中去找普賢菩薩找不到的,既然叫普賢,即無所不在,凈土中有,穢土中也有;善法中有他,惡法中他更在度人,他是乘大願的,如同一樣,無所不入。
『以此如來教今卻生想念』,你不要偏於空,偏於空找不到,你在念頭起處去找,就找到普賢了。念頭起處一切皆是幻有。那麼,偏於空還是十地以前的境界,由真空起妙有,由法空起緣起的時候,才超出十地。
十地菩薩的習氣被什麼所染污?被清凈心所染污、被出世的思想所染污。大菩薩如果偏向於清凈、便被清凈的觀念所染污,永遠達不到究竟,你只能肥皂,不能做墨汁,那有什麼用!水可以做清潔劑,也可以做墨汁,它無定性,那就是平等。所以說『去彼十地中染習出世凈心故』。
『此明十地緣真俗出世余習氣惑故』。永明壽禪師很細心地為我們引用《華嚴經》這一段經典,引用了原文的道理,又加上評論,使我們了解《華嚴經》這一段的境界是什麼?這就叫我們明白十地菩薩在性中生緣起,緣什麼?
『真俗出世余習氣惑』,出世入世、出家在家、清凈與不清凈的煩惱沒有了,連最後剩餘這一點習氣的力量都拿掉了,非常自在,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即山[出]世即入世,無所謂出與入。哪裡有個出?哪裡有個入?
已上意明治十地菩薩,緣真俗二習未亡,寂亂二習未盡,於諸三昧有出入習故,未得常入生死,猶如虛空無作者。
永明壽禪師的結論告訴我們《華嚴經》這一段經文的原意。經典都是教理,教理的原意叫我們明白『治十地菩薩緣真俗二習未亡』,治即修治、修行,十地以前的菩薩還有在家出家、入世出世的觀念。難怪平常有些人有這個觀念,不怪他,因為他不到家,不到家有這個清凈的方便,到家以後,『道』無所謂出入.『寂亂二習未盡』,十地菩薩以前的境界,寂、亂二習未盡,還有貪圖清凈、怕亂的習氣存在,清凈地方蓮花穩坐;把蓮花抬到菜市場鬧亂的地方他就完了,蓮花變成藕,花瓣一瓣一辯掉下來。
『於諸三昧有出入習故』,十地菩薩境界還有出定入定的觀念在,打起坐來入定很舒服;放了腳好討厭,又來搗亂,余習未斷。
『未得常入生死猶如虛空無作者』,因此,十地以前的菩薩不敢在生死輪回中翻翻滾滾,你叫他涅槃了再來變人,於苦難的世界中度眾生。『對不起!等到下次太平了再來。』太平眾生好做(度),苦難中難度。除了超十地菩薩盡一切願力,最苦難的地方他都來了。你說沒有看到,如果他告訴你:『我是菩薩』,那非菩薩地,菩薩何必要你知道!
所以我經常看到世上很多都是菩薩再來,但是他不一定講一句佛話,很多是再來人也,越是多災多難的地方,菩薩心腸的人越多,你不要看他只有一點行為、一點好事,這就是菩薩。
菩薩並沒有什麼稀奇,你不要以為騎在獅子大象上坐朵蓮花就是菩薩,那有時變成馬戲團了。菩薩就在人世間,就在苦難中間,到處都有,你慢慢去找,你看每一個人都是菩薩,你就變菩薩了,很簡單,普賢就是這么賢。
如果你覺得這個人不對、不懂道、不學佛,不是菩薩;這個人吃葷不是菩薩,你就變成『薩菩』了。你看每個人都有一點長處,忘記了他的缺點,只看到這一點就是菩薩的長處,世界上遍滿菩薩,眾生心理就太平了!學佛的人應該學這個心境,學這個行為。
可惜一般學佛的人,專門拿一把聖賢的尺放在手中,看到人就量,某個人這里不對,那裡不好,差一點、太長了,都不是。最後量量自己,長也不夠長,短也不夠短,那就糟了!千萬要學普賢菩薩的行,看一切世界眾生個個是佛,個個是菩薩。這就是儒家『恭敬』的道理,能夠敬一切人,自己才能夠達到至真至正的境界,也就是佛法普賢的道理。
十地菩薩沒有到達普賢的境界,『故未得常入生死猶如虛空無作者』,這句話是講普賢菩薩境界像虛空一樣,做了等於沒有做。昨天下雨、今天晴,下雨並沒有把虛空打濕;晴天也沒有把虛空曬干,它永遠是虛空。明天颱風來也沒有把虛空吹跑;後天颱風過後,它也沒有覺得颱風很討厭,它還是那個樣子。心如虛空,一切所作用,作無所作,過去了就不留。那麼,當起用、起有的時候皆是幻有,幻有本來無住,一定要成為過去。譬如說老子就曉得: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最強烈的颱風中心不到一天就過了;夏天的大雷雨最多下一、二個時辰。同樣的道理,一切境界是無住的,很快過去,虛空還是虛空。『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是它妙有的作用,你不要認為這個是壞現象!偏於空的人,把『起有』當作是壞境界,菩薩境界『緣起一定性空、性空知道緣起』,不即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