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禍種福的奧秘:所有的功德普皆隨喜

      嫉妒,是心中的戈矛,可以傷害人,也能害自己。它是一切善行魔障,優良品德的剋星,只要有嫉妒的念頭橫在心裡,不但可以造成許多意外的禍害,也會給自己帶來許多沒來由的苦惱。

  這是一種危險的心理病。治療這種心裡病,佛門中有個妙方叫做「隨喜功德」。我們凡夫俗子,都染有嫉妒的心病,只是輕重的差別,絕對沒有這病症的,不登聖境,也可賢人君子的行列了。所以「隨喜功德」,普賢菩薩為他十大願王之一,可見這事簡單不信請試著自己檢點,是不是從來不曾動過嫉妒的念頭

  看見別人有成就不高興;看見別人有前途,不高興;這種不高興的根,就是生長在嫉妒的心理上。這一不高興所產生的後果,就不想像了。曹操殺害楊修,是因為這一不高興,韓信死於未央宮,歸根結底,是這一不高興毀了自己,古今中外多少權貴,因妒賢嫉才,陷害忠良,禍亂邦國,終於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的,更是不可勝計。至於一般人因嫉妒的作崇,導致是非紛擾,兇殺斗毆,就不用提啦。這心病真是大危險,也許有人說,我沒有嫉妒心,看見別人得意時,我也高興的。不錯,有這樣的事實,不過那得意的人,不是他親眷道友,也必是他喜歡的人,如果對自己不喜歡的人,恐怕就未必高興了,這仍是輕重的差別,不能說完全沒有。

  這個病源在哪裡呢?是爭強好勝的心,好強的心,實在是生於我執病根應該在這裡。人總不願意別人勝過自己,好一點的,見人強就急起疾追,追不上時,就施用伎倆進行破壞、毀謗,甚至陷害,只要能達到擊倒別人的目的,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若是不能如願以償,內心那股怨恨的苦惱,自己不難想像。下者就不用說啦,自甘墮落不算,還不願意他人強過自己,終日煩惱重重,痛苦之極。總而言之,不願聽到或見到別人有快意的事,或頌揚某人的嘉言懿行。他高興的日子實在太少,這等人是多麼可憐!然而在這苦悶的時代里,這種人恐怕多著呢!真是個不幸時代

  太奇怪,我們自己希望快樂,為什麼不喜歡別人得到快樂呢?如果人人都能將別人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不是皆大歡喜了嗎?為何不肯這麼想呢?只希望人皆痛苦,唯獨己樂,好像只有這樣,才能算是與眾不同,他才能真快樂這是多麼愚蠢而冷酷的想法。不知人人都這麼想,就人人都得不到快樂;若人人都幸福愉快了,自己也決不會孤獨寂寞的。這個道理不高深,更不玄妙,只要稍微冷靜地想想,決定會明白,知識那些愚昧自私的人,不肯去想罷了。什麼叫小人,「眾人皆苦,他獨樂」者是也!我們大可仔細地自我審視一番,相信沒有誰自甘居於小人之列吧?

  幸災樂禍的「病源」和「癥狀」,大約已如上述,現在該談「葯方」了——「隨喜功德」,就是要矯正眾生這種心病這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之一,詳載於《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自己解釋說:「言隨喜功德者,所有盡虛空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經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密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談,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段話應該沒有什麼難解的語句,簡略地說,就是一切善行普賢菩薩隨喜,不但過去是這樣做了,無盡的將來他也這樣做,從這段經文里,我們可以體會出普賢菩薩的心量是如何的廣大!誓願是如何的宏深!這是我們最好的榜樣。這裡得特別提醒一點的是:「隨喜」二字,它的含義不僅是內心的愉悅,還包括言語的贊揚,以及實際行動的支持,所謂功德,就是一切善行義舉,有益眾生的一切成就和作為,以至任何人的事,都要隨喜贊嘆,視同自己的事一般,當然以作惡為快意的,自不在隨喜之例,如見大火焚毀房舍而快意的人,就只該憐憫了。一般所謂善與人同,與人為善也就隨喜功德的意思。我們若有這樣隨喜的襟懷,快樂是永遠沒有窮盡的!如何培養這種襟懷,勉強行之,也是一法,日久自然會明白其所以然,假若懂了後行,必然比較親切,省力得多

  原來眾生的憂悲苦惱、生死榮辱,都是息息相關,因果牽連,不能脫離的,完全遺世而獨立,超然物外,事實上決不可能,因為眾生沉淪苦海諸佛菩薩尚不忍安於涅槃,何況我輩凡夫就如五濁惡世,哪裡不是人心惶惶,晝夜不安,試問誰人能獨自置身局外,有幾個逍遙自在?所以古來有「覓得桃源好避秦」的幻想,世上哪裡真的有桃源,假若人人都能樂人之樂,憂人之憂,彼此扶持,互相協助,相信這世界一定是安定和樂的,還需要去覓什麼世外桃源嗎?可惜芸芸眾生,幾乎都是自私自利的,一切總以自我為中心,只知道謀求滿足自己的慾望,根本無視於他人的利益,而導致以強凌弱,以眾暴寡,爭奪角斗的局面。這樣相互循環下去,則永遠沒有安寧的日子,結果是「予及而偕之」,誰也得不到滿足。這些道理,看起來很高深,不容易理解,然而實在是很平凡。只要放下我見就可以洞然明白。

  眾生之間,既然是息息相關,自然不應該強分人我,妄起愛憎。就世間之相來看,已經很明顯。我佛苦口婆心,說法四十九年,說明三世因果真相,揭開六道輪回的秘密,無非希望眾生明白人我原本同體,怨親本是一家。何苦自相水火,互相殘害。《楞嚴經》上說:「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又說:「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是菩提妙明真心。」世間萬物,尚且是自己真心中物,何況同是血氣眾生,為什麼要把人我界限,劃得這麼清楚,不是自討苦吃么?這道理也許有人認為太玄妙了,好!且拋開不談,「殺人者人恆殺之。」這該不玄妙了吧?根據這道理推論,我嫉妒人,人也必然嫉妒我,大家都嫉妒別人,我自己也在被嫉妒之中了,所以人類總是互相爭鬥,世間總是擾攘不安,人人也都是痛苦的。境界一定完全不同,說難——比挾泰山比超北海還難,說易——卻又比反掌折枝更容易,一念覺悟,變嫉妒為隨喜功德。一條通向樂土光明大道分明擺在眼前,為什麼不肯向前踏步?明知道苦海無邊,為什麼不肯回頭?原來我執蒙蔽了雙眼,私慾障蔽了心源。。

  以上所說,正如經中所雲:「迷悟在心,非從外得,因人得解,不是真知。」

  普願法界有情都能普賢行,所有功德,普皆隨喜。如是這般,天下太平可望,世界清凈就指日可待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