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書:難忍能忍

  難忍能忍 勸懲集

  明司徒馬森。父年四十。始得子。方五歲。眉目如畫。愛之若寶。一日婢偶抱出門。失手跌傷左額而死。封翁見之。即呼婢奔竄。自抱死兒入。婦驚痛。撞封翁倒者數四。尋婢撻之。去矣。婢走匿母家。言其故。父母俱感泣。日夜祝天。願公早生貴子。次年遂生森。左額赤痕宛然。

  〔按〕

  婢媵之過。孰有大於殺其子者。寬婢之罪。孰有大於縱其去者。殺吾暮年所得之令子。而反縱其逃匿。使吾並失此婢。此種設心。其子縱不當司徒。其父已代為植福矣。然則為子女鞭撻奴婢者。不適所以折其福壽乎。

  《白話解》

  難忍能忍

  (據《勸懲集》)明朝司徒馬森的父親,到四十歲時,才得到兒子孩子長到五歲,眉清目秀,父母愛如珍寶。一天奴婢偶然抱出門,失手跌傷左額而死父親見狀,就喊奴婢快逃,自己抱著死兒進屋。母親震驚而痛心,一頭撞向父親,使父親一連倒地四次。母親又去尋找奴婢,想要打她,但奴婢早已逃之夭夭了。奴婢逃走後,就藏在娘家,把事情的原由告訴了父母父母都感動得傷心流淚,日夜向上天祈禱,願馬公早生貴子。第二年,就生下了馬森,左額還留著傷痕,和原來那個孩子跌傷的地方一模一樣。

  〔按〕

  婢女過失,哪裡有大過殺死自己的兒子的?寬恕婢女過失,哪裡有超過放縱他逃跑的?殺了晚年所得的貴子,反而放縱她逃跑,使我又損失了一個婢女,這樣專為別人著想的人,他的兒子即使沒有作司徒的命,父親也已經給他種下這個福了。那些因為溺愛子女而鞭打奴婢的人,其結果只不過是損失子女的福壽罷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