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遷,以仁為鄰,擇善而從的智慧

  古人雲: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縱觀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閃動的是周朝三太、孔母顏氏、孟母仉氏等無數深明大體之賢母的身影。正是她們盡心的守護孩子幼小純凈的心靈,奠定了兒女走向智慧人生家庭教育根基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母親扮演著很重要角色家長孩子的啟蒙老師,除了照顧孩子日常的吃穿住行外,還要言傳身教,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孔子說:「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所以孟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與他幼年所受的教育,尤其是母親「以仁為鄰,擇善而從」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孟母仉氏 教子以禮

  為母為姑 深明大體

  孟子,名軻,戰國時期鄒國人。孟子三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仉氏是一位勤勞且有見識的婦女,她一邊紡紗織布維持生活,一邊全部心思的關注著孟子的成長,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讀書上進,早日成材。

  那時候,因為家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就經常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模仿送葬的游戲。孟母認為這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便遷居到一個市場附近,可是發現孟子很快又學起小販子沿街叫賣的事來。孟母又覺得此處也不適合孟子居住,於是又遷居到學堂的附近。

  學堂里的先生不僅教學生們讀詩書,明白做人的道理,還教導學生日生活中待人處事接物的禮儀。

  自從住到學堂附近後,孟子不但將學到的經典常常背給母親聽,還能自然的在生活中模仿學堂先生的行事和禮儀。孟母看到學堂孩子的教化作用就在此定居下來。這就是流傳至今「孟母三遷」的故事

uploads/content/2022/june/bd6725214ccefa6711ec0ae9d175cca7.jpg" width="506" height="900" />

  孟子大成家後,孟母也時刻不忘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幫助孟子不斷發現和改正德行上的不足之處

  有一次,天氣非常炎熱。孟子正准備走進自己的房間,抬頭忽然看見妻子由氏,挽著上衣袖子,兩隻手臂露在外面。十分注重禮儀的孟子心中感到不悅,便停住腳步沒有走進房裡。(古時候的人們非常注重男女間交往的禮節,如果不是家人男子是不會單獨進入女子所在的房間的。)

  由氏見孟子沒有進入房間,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她難過的到婆婆那裡去辭行說:「婦人在自己房裡看見丈夫,本來是不行賓客禮節的。現在丈夫賓客之禮要求我,說明是我做的不好,才使丈夫我當賓客看了婦人家作客時是不能夠留下過夜的,所以現在我只好向您告別,回到爹娘那裡去。」

  仉氏聽完兒媳的話後,立刻召喚孟子孟子聽到後不敢怠慢,馬上快步來到母親面前說:「母親,您有什麼吩咐嗎?」

  母親孟子說:「《禮記》里講,如果將要走上廳堂的時候,聲音一定要高一些,好讓裡面的人知道而有所准備;如果將要走房間,邁過門限的時候,眼睛一定要向下看,以避免見到人家的疏漏或過失使人感到尷尬。現在你自己對禮還尚且不明白,就去責備人家,豈不是背離了禮的精神嗎?」

  聽了母親的一番話,孟子深刻的反省到了自己對禮的內涵並不真正明了,慚愧之心頓然生起。他向母親深施一禮說:「感謝母親的教誨,及時幫助兒子指正過失,並使我對禮有了進一步認識。現在兒子知道錯了,一定認真反省改過,請母親放心。」

  孟子母親說完,當著母親的面,轉身向由氏施禮道歉說:「剛才是我的錯,讓妳受到了委屈,現在我真心的請妳留下來……」

  由氏見孟子如此真誠也就欣然點頭。這時候,母親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夫妻二人內心也隨之充滿了喜悅母親深明義理,保全了兒子兒媳家庭幸福

  孔子曰:「君子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禮的本質在於對人事物的恭敬而不是用禮的形式去要求別人。由此可見,禮首先是懷有一顆時時感受他人需要的愛心,進而做到內守誠敬,外順人情。只有這樣,禮才會為人與人之間既愛敬又變通活潑的相處方式

  後來,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禮治」和「德政」思想,一生致力於提倡「王道」,主張「仁政」。孔孟之道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成為了維繫人心和諧社會安定的主要人倫教育,孟子也因此被後人尊奉為「亞聖」。

  孟母克勤克儉,含辛茹苦,堅守志節,撫育兒子,從慎始、勵志、敦品、勉學,數十年如一日,絲絲入扣,毫不放鬆,既成就孟子,她本人也成為名垂千秋萬世的模範母親,在中國歷史上受到普遍尊崇。黎民百姓傳頌著她的故事,文人學士為其立傳作贊,達官顯貴、孟氏後裔為其樹碑修祠,後人把她與北宋文學家歐陽脩的母親歐母,「盡忠報國」岳飛母親岳母、晉代名將陶侃的母親陶母,列為母親典範,號稱中國「四大賢母」,孟母位居「賢母」之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