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賢老和尚的故事:供養阿羅漢

  一天,一個年輕居士帶著他的兩個朋友前去看望海賢老和尚,當時老人家正在寺院的前院挖一個很大的樹根,地上已經被他掏了很深的一個大坑,只見他站在坑裡,滿身滿臉都是泥土。 三人見了面就趕緊給老和尚頂禮老和尚連聲阻攔道:「不要拜!不要拜!地上臟得很。」

  年輕人和老和尚非常熟,他的兩個朋友也曾在千佛寺老和尚朝夕相處過三個月,所以老和尚看到他們來了,非常歡喜,停下手中的活兒和他們聊了起來。

  老人家年輕人說道:「你們莊上人善根深,學佛人多。」「是呀。我們莊上差不多家家供佛。」

  老和尚問道:「你們莊上多年前住過一個老和尚你記不記得?」居士答道:「我那時還很小,但是有印象,因為那法師是我奶奶護持的。後來他去白馬寺了。」

  老和尚說:「那時候我請他去來佛寺,他不願意……不知道現在還活著沒有。」「聽說已經過世了。」「啥時候不在的?」「早都不在了,那都是上個世紀的事了。」居士說著,忍不住笑了起來,心想:那位法師若在世,也該有一百多歲了吧,您以為誰都像您老這麼長壽啊?

  老和尚看著他,不解地問:「你笑啥呢?」居士開玩笑似的對老和尚說:「您老是不是以為那慈禧太後還活著呀?」

  老和尚也被他逗得大笑起來,說:「我還沒有那麼糊塗。——哎呀!我這業障重啊,想走走不了。眼看著同修們一個個都走了,就我成老妖精了。」年輕居士一邊攙著老和尚從樹坑中出來一邊說:「您老歇一會兒,再給我 們講個故事,好吧?」

  老和尚在一木頭上坐下來,指著旁邊的幾塊木頭招呼大家也坐。 其中兩人說不想坐,老和尚便對他倆說:「不想坐這木頭上,屋裡有凳子。」然後便笑呵呵地說:「我給你們講個佛經裡頭的公案,可好聽啦! 」

  有一阿羅漢出去托缽,遇到一個漂亮女鬼女鬼說要供養羅漢就把他請到了家裡羅漢一看,這女鬼家中珠光寶氣,非常氣派! 女鬼供養羅漢飲食擺在桌子上,請羅漢用餐。 羅漢低下頭來,看見桌子的四條腿上拴著四個餓得皮包骨頭的餓鬼,覺得非常好奇。 這時,女鬼說道:「請尊者稍等,弟子有緊要事情先出去一下,馬上就回來。請您慈悲千萬不要給他們四個食物!」

  女鬼去了羅漢自己一邊吃一邊納悶:為什麼不讓施給他們四個食物呢? 四個餓鬼眼巴巴地望著羅漢在那吃,也不出聲羅漢覺得這樣太殘忍了,他實在忍不住了,就把食物分了一些給這四個餓鬼。 不料想這四個餓鬼食物吃到嘴裡,卻一個個痛苦地狂叫起來:一個餓鬼食物到嘴裡就變成了自己的肉,一個餓鬼食物到嘴裡就變成了鐵丸,一個餓鬼食物到嘴裡就變成了大便,一個餓鬼食物到嘴裡就變成了膿血。 羅漢見到這樣的場面,非常吃驚。

  那個漂亮女鬼急急忙忙地從外面跑進屋裡,很痛苦地對羅漢說:「我出去之時就曾叮囑您千萬不可施與他們飲食,您為什麼不聽呢?難道您比我還愛他們嗎?他們是我前世丈夫兒子兒媳丫鬟啊!」

  羅漢不解地問:「這是什麼原因呢?」

  女鬼說:「我前世供養過一位阿羅漢,我告訴我丈夫,希望他隨喜功德,誰料他聽後反而出言毀謗說:'他為什麼吃咱們的東西?怎麼不去自己的肉? '我很傷心,就又把這件事告訴我兒子,不料他也出口毀謗說:'他怎麼不去吃鐵丸呢?'我更加傷心了。那天正好有親戚送我些食物,卻被我的兒媳婦偷吃了,我去問她,她不承認,還說:'吃你的食物還不如吃大便哪!'我回贈親戚食物,又被丫鬟在送去的路上偷吃了,我責怪她,她不認錯,還說:'吃你的食物還不如吃膿血哪!'

  「我心對他們四人生起了大瞋恨心,於是發了一個願,願我來世生活在可以看到他們四人惡報地方。所以今生我做了大力鬼王若不是這個惡願,單憑我供養阿羅漢福德,我今生就該生忉利天享受天福。」

  老和尚故事講完,笑呵呵地問道:「好聽好聽?」

  年輕居士聽得寒毛直豎。 他轉念又想:「這老人家絕對不是糊塗人啊!」

  他原來以為老和尚只會勞動、念佛,不一定懂得太深的佛法道理,但是這會兒他真的佩服老和尚了。老和尚看他在發獃,就接著說:「這個故事就是教人說話不要言鑱口滿,'能吃過天食,不說過天話',說話口滿招人恨,犯眾人忤。也不要生壞念頭,有壞念頭吃虧的是自己。」

  老和尚說的「言鑱口滿」是南陽方言裡的一句俗語,多是老人們愛用。 「言鑱」指言語尖酸刻薄;「口滿」指說話狂妄。 「能吃過天食,不說過天話」也是南陽人的俗語,也是教人不能太狂妄

  女鬼說的「隨喜」,是指隨他人修習善因,喜他人得成善果;也就是說,見他人行善,隨之心生歡喜

  釋迦牟尼佛當年曾經用一個簡單比喻,讓一對夫婦明白了供養布施獲報的意義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城祗園精舍教化的時候,曾接受過一對夫婦供養的一缽飯。 佛陀對他們說:「種一收十,種十收百,種百收萬,你們以此一缽飯的布施 功德,將獲得無量的福報。」

  二人懷疑地問道:「佛陀!我們凡愚的人真的不了解,僅僅一缽飯的布施能有多大的福報呀?」

  佛陀向他們解釋道:「你見過尼拘陀樹嗎?一樹茂盛到四五里路之遠,每年落下的果實有數萬斛之多。當初,尼拘陀樹的種子,也只是一粒果實。」

  從此,舍衛城的人民,對佛陀比丘們都更歡喜踴躍地供養布施。恭錄自《海賢和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