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僧齋羅漢應供

  千僧齋羅漢應供

  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三大寺都鑄有重達數千斤的大鍋,俗稱「干僧鍋」o據說這是為供「千僧齋」而鑄的,煮一鍋飯能供干余僧眾就餐。現今在普陀山文物館陳列的兩口大鍋,一口即「千僧鍋」,重1.5噸,侈口賓士,口徑達1.8米,深l米;一口叫「羅漢大鍋」重1.2噸,口徑1.4米,深0.8米。

  千僧鍋為打「千僧齋」而鑄,「千僧齋」全稱「千僧大齋」。傳說普陀山打千僧齋,總有羅漢來應供。有一年,江西有個叫彭大融的居士,到普陀來進香禮佛,為感菩薩慈恩,特在前寺打千僧齋,齋後正在殿前接待眾僧之時,忽然有個老年僧人走上前來,贈送給他一尊銅佛像正當他抬起頭來要表示感謝時,卻已不見那僧人的蹤影。瞬時,彭居士省悟.這是虔誠禮佛打齋得到感應,使親身遇見羅漢應供。他立即來到客房,研墨濡筆揣寫書作一副,記述經過,其詞曰:「航海朝禮普陀山,設齋報恩供千僧;幸蒙老僧聖像,定是應真阿羅漢」。關於羅漢應供,還有個有趣的傳說;從前有座大寺,寺里擁有千百畝田產,當家雇了十八個長工從事耕種等農事,這十八個年輕力壯的長工,個個生得腰圓膀粗,他們虔誠純厚,終年素茶淡飯,默默耕種,不計辛勞。觀音菩薩有心引度他們皈依佛門,於是使變作一個老年婦女,到此寺院燒飯。寺里有三百六十個和尚又有百多號打雜的,再加上這十八個長工平時用餐的都在五百人左右,遇到打梁王做佛事,則往往有幹人之多,燒飯的活很重,飯鑊猶如前面提到的羅漢鍋這麼大,鑊蓋須得有幾個人扛抬,可是那「老婦」人從來不請求他人幫忙,一日二飯二粥,每餐都能准時開飯,而且飯菜噴噴香,從來不糊不焦。

  那十八個長工天天到飯堂用餐,都看著老婦人輕巧地干這麼繁重的活,感到很奇怪,他們想這是平常人能幹得了的嗎?於是,有一天,他們趁從米倉送米到飯堂的時候,故意在米里摻和了幾把穀粒,想試一試這老婦人有什麼辦法?燒飯時觀音一瞟眼便知這是那些長工做的手腳,於是她將米一筐筐倒進淘米籮里,用手一掏,說一聲「浮谷不浮米」,話音剛落,所有穀粒、秕雜全浮到水面,燒出來的飯比以往更加白凈長工們做工回到飯堂,盛來飯一吃,竟不見一顆穀粒和秕子,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驚呆了。都想,要不是天上神仙誰能有這麼大的能耐呢!於是他們一齊來到伙房,齊刷刷跪在老婦人面前,口稱阿彌陀佛,求神仙菩薩寬恕冒犯之罪。此時,老婦人說:「實不相瞞,我便是南海觀世音,特來此度諸位,你們願意跟我皈依佛門,共修正果嗎?」十八個長工齊聲說願意。就這樣,觀世音菩薩帶著他們到了普陀山,修鍊成了十八羅漢。這以後,普陀山所有觀音殿的兩側,都塑有十八羅漢像。聽說從此普陀山寺院打「干僧齋」,也時有羅漢應供的事出現,只是凡人不識而已。

  關於干僧齋,煮雲法師曾有記敘,現略述大意如下:干僧齋的由來,是始於佛世時目蓮尊者。目蓮為欲救拔他的母親脫離餓鬼飢渴火燒之苦,於七月十五日設齋供養諸大菩薩聖僧,因此功德,迥向其母脫苦生天。後來的檀信居士們為了要超度已亡故先人,俾其植福延生,就到名山古剎的大叢林里,打齋供養清凈福田僧。不過齋供的名稱也各有不同,在內地有腐齋(豆腐齋)、年齋、上堂齋、千僧齋等種種不同,不過在普通的腐齋、年齋和如意齋,沒有什麼重要,如果打到上堂大齋的話,就得要請本寺和尚(主持)上堂說法。在普陀山大香會期間(從農歷正月初一到二月十九)都有幾次千僧大齋。打千僧齋,小庵是不舉行的三大叢林中唯有前、後兩寺才舉行,因為前、後寺地方大,執事全,如果有一千個和尚來應供(有時多至六千人),巷定要有煮飯的千僧大鍋。打千僧齋通告牌要在三天前掛在大門外.招示全山僧眾,屆時來寺應供。干僧齋的儀式相當隆重,和尚上堂說法和齋主請法的那一幕,猶如皇帝上朝一樣,先由堂客、糾察師集合大眾師至法堂知客僧引導打齋的施主說法堂站立,再由維那師鳴磬說:-鐘鼓齊鳴往方丈迎請和尚!』』到了方丈寶,齋主執香由知客僧引至和尚前禮畢,和尚登座,齋主上香頂禮知客僧拈香禮拜,長跪合掌,代表齋主白詞,大意是:_仰白和尚,大慈忍聽,今有×省×縣××信士來山進香,為植福延生事,敬設千僧大齋一堂,供養兩序諸師,恭請和尚,上堂說法,瞢利人天。惟顧和尚慈悲默然允許,下情無任感佩,懇禱之至!"此時維那師呼:「末後先行」,丈室里大鍾大鼓一齊敲響,這時全班執事隨行。最前面有兩面長幡大旗導路,跟著兩旁大眾和尚前面有兩只提爐,有傳爐的侍者和尚身邊有四個侍者一人說法的柱杖,一人執拂塵,一人捧缽,一人捧具。和尚身穿黃海青大袍,披大紅祖衣,掛大念佛珠,肅穆威儀,步至法堂維那師鳴磐一下,鐘鼓齊停,和尚札佛升座,大眾唱香贊華,有燒香師拈香展大具頂禮三拜,走上去接侍者手中柱杖,四個侍者一齊退下,維那師呼:「梵音龍象眾,當觀第一儀」,和尚接過柱杖震地一下,開始說法,齋主跪聽。說法畢,維那師又呼!「諦觀法五法,法王法如是」。呼畢,和尚下座,齋主謝法。維那師說:「鐘鼓齊鳴,送和尚回丈室。」然後佛前上供,和尚齋堂應齋,齋主拜佛。飯畢結齋後念佛,由和尚領班,齋主隨和尚後。此時千僧齊集,在大殿前丹墀里繞佛。知眾師、知客師、糾察師全部出馬,儀杖十分莊重,千餘人齊齊整整的在那裡一心不亂念佛。繞佛畢,和尚大殿向外站立,齋主跪在和尚面前合掌迎接眾僧進殿,此時大殿門口有人結緣散徽,齋禮完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