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里,佛解答的第1個問題,用了這10個字

  《金剛經》本身並不難讀,只是有很多字句需要時間來悟解,才可體會。但如果是執著文字,那又是一番解法,所以我們很多人讀《金剛經》,各得要領,各有所悟。這或許就是《金剛經》之所以偉大的原因之一。

  那麼,在《金剛經》里,佛回答須菩提的第1個問題時,為什麼要用到「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關鍵的10個字呢?這10個字隱含佛的什麼深意呢?

  這句話是佛在此經中的第一個答語, 是此經的解機語。

  須善提的心因求覺悟面發,因發而起,因起而無處落,因無處落而懸空, 才惶惶然而無所依,急需一個可以踏實之處,才能令心安定下來。這就是菩提此時所求

  佛告訴他不必尋求,也不必踏實,就以發為住,住之於發。 既然發的是覺悟心,那就在這個要覺悟發心上,安於這個要覺悟發心上。

  菩提樹覺悟佛說的這句話,若能知之,便能行之,若知如此,便能如此, 須菩提當下即可不迷。

  但這句話卻難知。因為佛的這句話就點在須菩提發心上,點在須菩提的昧處,因而也是一句法眼藏。

  須菩提其心尚味,因此未能一聞即知。 須菩提此時只覺發是心動,故不得安定,所以覺得這是不能住的。更令其迷惑的是,心發之時,不覺心發,已發之後,才知心發,但此時已發心成有,落於空有分別之境,於是感覺懸空無著。

  佛說「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因為覺境不同,所以「如是」不同。因此「如是」也有兩義:覺者如是,住於發心:味者如是, 住於懸空。

  住於發心者,得其本覺:住於懸空者,得其悟機。因為我在空中,我才顯我像惶不安,我才見我。若一切皆安,則悟機盡失。佛住於發心,所以為覺情者:眾生住於定境,所以為注味者。

  而由迷味到覺情,中間有一個過渡, 就是發心以離其原有定境, 所以才會覺得落空而不得其住。這就是菩提此時的狀態

  須菩發心離境,不能住境,又不能住於發心,於是悅然面無所依, 就在此時一人生覺悟的大機降臨。

  若尋安處而落,就又退回到眾生俗態之中:若能安於無所安處,才能當機而悟。

  須知眾生求安,佛不求安。若以為佛的自然安詳是有所落處,所以才得平常心,這是眾生的謬見。須菩提習慣於有所落處,故爾落有,所以他才不安,才要向佛求安住之法。

  求安者落有,故必存兩點謬見:

  一是以為佛是有所安的。

  二 是以為佛是有法得安的。

  而佛的回答透露了佛機:佛說的是心,而不是安。本心自在,但明其心,何求其安?因而這句話已經回答了須菩提之問,並且一語答畢。

  須菩提未能言下即明,因而佛後面所說的話,都是在圍繞這句話作解釋。 由此一問一答,就可以看到須菩提與佛的境界差別。須菩提生心落有,因此問的是安,不是心;佛見本心而無所著落,因此為他的是心,不是安。

  但欲明佛意,就需要對佛的這句話有深刻的體會與理解,才能以心印心,心領神會

  這裡有一個最關鍵、也是最難解的問題,此處歷來含糊,不得明指。這就是:如何住,才能得「如是住」?

  住者,覺也,覺乃為住。故覺為實,住為名。覺之即住,不覺則不住。所以「如是住」,即如是覺,覺如是。如是覺,覺什麼?即覺此心。唯此心為是。故覺此心,即住此是。何為如?如者,心發也。何為是?是者,是心也。何為住?住者,心覺也。所以「如是住"之義,就是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所謂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發覺悟心,就是發心自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譯為「無上正等正覺」。所謂「無上正等正覺」,就是覺之本源,覺之止境,覺之完善:亦即覺至本覺,覺至本心,覺至真性

  所以佛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 其心」這句話的意思是:發心覺,即當覺發心, 這才是真正的無上正等正覺。因為有發心覺而覺發心,才完成了發心黨。那以及心覺只是覺悟的一半,是覺悟的開始:覺發心則是覺悟的完成,是覺悟的回歸。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實義為自覺本心。但這是自覺之名,所以佛說「如是住」,即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著提」之實。

  須菩提因知其名發心,但因執著於名相,而未悟其實;所以佛說「如是住",即為其指實,此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實指,以令須菩提發心覺悟時,即住此覺心,方為由名而得實。

  「發阿耨多羅三藐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句話中,有兩個關鍵點:

  一個是發,另一個是住。發就是生覺,住是覺生。 心生覺而覺自生,方為無上正等正覺。 為什麼要發心呢?

  因為發心即是生覺,心不發則不生不生則不覺,不覺則無覺悟可成,亦無佛可成。土石無心,不能覺悟; 生命有心,才可覺悟

  有心必然發心,不發心即同無心發心有住, 則住於境相;發心自覺,則自住本覺。所以發心而無住,即佛說「應生無所住心」;發心自覺,即佛說「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發心覺悟,未必覺悟,因為生此欲得覺悟之心,即落於覺悟 與不覺悟之分別,即已非覺悟,此為覺悟之名

  若生此覺悟之心自覺此心則為本心自動而自覺而不落於覺悟與不覺悟之分 別相,即為覺悟,此為覺悟之實。因此才可以稱為覺悟,即名實相符,名實如一。

  故生而不覺,生即自非:生而自覺,覺生自是。不覺是非,乃有是非,實非真是,故名是非自覺是非,即無是非,實為真是,故名如是。如知也:是,本也:住,還也如是住,知本還也而和本還,亦 優心所以「如是住」,即如是覺「如是降伏」,即如是安心 發而自覺本心,為「如是住」: 心發而於自覺本心為「如是降伏」。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佛對須苦提的第一次作答, 並且是直答,因面為此經法眼,至為關要。

  南無阿彌陀佛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