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有善財童子佇立妙高峰上,觀此山如滿月,大放光明,因此峨嵋山又稱大光明山。峨嵋山在晉代創有六大佛寺。晉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慧持和尚從廬山入蜀,在此修建普賢寺,供奉普賢菩薩。傳峨嵋山成為普賢菩薩道場,即由此而來。宋太宗派大夫張仁贊,以黃金三千兩,購買赤銅鑄造普賢騎象銅像一尊,高7.4米、長4.7米、凈重62噸。普賢像頭戴五佛金冠,身披袈裟、手執如意、神態莊重。趺坐象背上。大象造形逼真,四肢健壯,粗鼻下垂,目視前方,似欲啟步遠行。整個銅像,鑄造精良,實屬罕見。伏虎寺是峨嵋山最大的佛寺,建築面積一萬平方米,寺內「華嚴銅塔」鑄佛像四千七百餘尊及《華嚴經》全文。
峨嵋山的最高處是金頂,上建金頂寺,威鎮全山。金頂寺又稱光明寺,因山頂常有光明而得名。每當午夜,在金頂上看群峰中,有千百萬點晶瑩閃耀的光亮,從山溝里慢慢地升起來,象一盞盞明燈,忽上忽下,燦若明星,人稱此奇景為「萬盞明燈朝普賢。」近年以來,我曾兩次陪美國華僑和工作者朝禮峨嵋名山,親臨其境,心身泰然,得大饒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