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意識相品——心、意、識三者,有通義和別義之說,通義說三者其體是一;別義如《成唯識論》所說:「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本品是說心意識的體相或相狀,是所觀境之「世俗諦境」。但本品不是從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角度來講,而是揭示心意識深層體相的秘密。指出有情生命開始時,最初種子心識執著於五根名相分別而展轉和合,獲得了生命增長和成熟。其結生過程,是父母貪愛俱足,然後各出一滴精血,二精血和合後,住於母胎中,同時執受所依的阿賴耶識,和合依託於肉團心。「識」最初依託於這裡,最後也從這裡離開。
這最初種子心識,稱為「阿陀那識」,也稱「阿賴耶識」,又稱「心」(不是指「肉團心」)。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是依止於「阿陀那識」而建立的。但這六識中的意識跟其他五識的關系是:這五識,不管哪一識生起時,必定有一分別意識同時隨行,同緣於一境,而非五識可以單獨活動的。也就是說:比如眼識,眼根面對色境時,即產生眼識,但僅見色,未起分別;意識隨行,同緣於一境時,便起分別善惡美醜心。如果沒有意識隨行,非同緣於一境,會是什麼情況呢?那就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嗅而不香、嘗而無味、觸而無覺等等。我們曾有過體會,平時人思想開小差、魂不守舍時,就會出現「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等情況。
前面說過,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是依止於「阿陀那識」(亦稱「阿賴耶識」)而建立的。如果行者對內能如實不見阿陀那、阿陀那識,不見阿賴耶、阿賴耶識,不見積集、不見心,不見眼、色及眼識,不見耳、聲及耳識,不見鼻、香及鼻識,不見舌、味及舌識,不見身、觸及身識,不見意、法及意識,這樣才稱為「勝義善巧菩薩」。
(三)一切法相品——本品是揭示一切法的體性相狀。體性相狀怎麼樣呢?歸納為「遍計所執性(相)」、「依他起性(相)、「圓成實性(相)」。
遍計所執:遍,周遍、遍及所有;計,計度、計較;執,執持、執著。遍計所執性:是指凡夫不了解一切法都是「依他起」,是緣起,虛幻不實的,於是分別計較,而常起執著,產生「實有我」、「實有法」之妄執性。
依他起:依,依託、依靠;他,眾緣、條件;起,生起、產生。依他起性:是說萬事萬物都是依託眾緣而得以生起;生命體以阿賴耶種子為因,也是依託眾緣得以產生。萬法既然都是依託眾緣所生,其本質即空無自性,僅是緣生之假名、假相、假用,故為依他起性。
圓成實:圓,圓滿;成,成就;實,真實、非虛幻。圓成實性:是指修持「法我二空」觀,所顯圓滿成就的實性。這實性也稱」真如法性」。這個「成」很重要:成,是一種成就,是一種清凈解脫功德的成就。這功德是圓滿的,是遍及於一切時間、空間的。它常常時、恆恆時,是沒有變化的,是真實而非虛幻的。
圓成實性功德圓滿,你就不會起執著,因為你知道萬事萬物是虛幻不可得的。當你內心保持不迷、不取、不動,那你就在積累「圓成實性」功德,久而久之,這功德便成為一種力量,成為解脫輪迴的力量。
所以,行者若能如實了知「無相法」(諸法虛幻無實),就能斷滅一切「雜染相法」(執著於諸法,便會被諸法雜染);斷滅了一切雜染相法,就能證得一切「清凈實相法」(實相,真如法性)。
(四)無自性相品——自性,指自體之本質性,是說諸法各自具有真實不變、清凈無染的本質性。關於自性之特性,《十八空論》說「自性有二義,一無始,二無因」。本品所講的是三種無自性性,所觀的無自性境,與上品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是相對的。所講的三種無自性性是「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
「相無自性性」,是說遍計所執之相,是假名安立之相,其本質是空、是無,因此說
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是說諸法是依他緣而生起,非無緣自然而有,其本質是空、
是無,因此說生無自性性。
「勝義無自性性」,一是說因緣所生法的依他起相中,不存在勝義自性,因此是勝義
無自性性;二是說諸法的圓成實相是勝義無自性性。這「無自性性」的了義言教是在告訴我們: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所謂「勝義」,是說諸法的「無我性」,所以稱勝義;而「無自性性」就是說諸法「無我性」。但是,這與中觀的「法我二空」論有所不同;在這裡,空和有是圓融的。因為依他起相和圓成實相都是無自性,不生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所以不應遍計所執。斷滅遍計所執,方顯正等正覺。行者如能依此而行,從而悟緣起達性空,便可獲得解脫煩惱、業、生等三種雜染,終能證涅槃。/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