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老師:禁於未發之謂豫

  禁於未發之謂
  蔡禮旭老師
  在《禮記·學記》裡面講到,「禁於未發之謂豫」,這叫預防法。我們老祖宗在每一個學問當中,都講到了「禁於未發」,預防。像醫學,「不治已病治未病」;在政治上,「不治已亂治未亂」。相同的,我們當老師的,不治已經出問題的孩子,要治什麼?在他問題還沒出現,就能把他導正。這個叫高!假如等問題出現了才收拾,那收拾不完這一邊收拾一下,待會兒又要跑到另外一邊去了。「禁於未發」的學問
  而《弟子規》從第一句到最後一句都是「禁於未發」。第一句,「父母呼,應勿緩」,這個孩子恭敬他就不會對父母傲慢、頂撞。等這個孩子已經父母一句,他回九句,叫「一言九頂」,那你要再管,好管嗎?是啊,我們現在沒有「禁於未發」的智慧,統統在收拾爛攤子。
  請問諸位老師,您相信孩子愈來愈好的請舉手?好,請放下你不相信孩子愈來愈好,你還能幹老師工作我也服了你了。是吧?就好像,「世界愈來愈黑暗愈來愈黑暗我還是繼續教書。」應該是愈來愈有希望,愈來愈有希望,然後努力去做
  真的,我們體會到「禁於未發」,從哪裡去教導?從他的心性這個根本。「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長他的善心,救他的過失、壞習慣。很精闢,就在禮記·學記》裡面。
  我們看,比方說現在跟父母講話就容易很沖,為什麼?脾氣大,控制慾望太強,沒有耐性,這個都是問題。可是從小這個孩子就形成了「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你看,這個孩子假如學會這一句通達人情,體恤入微。為什麼?他要觀察,這一次勸不動了,得要看媽媽今天心情不錯,「悅復諫」,那個「悅」就是看到高興的時候再勸,不會父母不高興的時候,他還在那裡不清楚狀況,最後就沖突了。「悅復諫」,那個「復」呢?不厭其煩,很有耐性我們現在沒有這個心境,勸人家一次勸不動,「管你死活,真是沒有善根」。我們耐性沒有了,脾氣就跟著來了
  我們這一生,人很多時候,精神時間都耗在哪?耗在負面的思考。負面當中,特別容易懷疑自己、打擊自己,有沒有?這個時代,要找到一個很有信心的人不容易。可能我講到這里,有人不服氣,「我很有信心」。假如一個人很堅定說「我很有信心」,可能他就是自大。大家注意去看,你注意去觀察。真有信心的人,是不卑不亢,不自卑也不自傲。馬上就怕別人不知道他優秀的人他不一定是真正有信心的人,他急於張揚自己。而事實上,傲慢的人,其實是自卑的。他為什麼要傲慢?他怕人家瞧不起他。所以老祖宗講的「中庸之道」,很有味道。但是這種心性道理,不深入經典,隨著世間人談的這些角度跟說法很難契入這種境界
  所以,人如何自信?《三字經》開頭就給我講得清楚了,「人之初,性本善」,相信自己,不自卑了;但是「茍不教,性乃遷」,「我還缺點」。一個人能覺得自己有缺點他就傲慢了,他常常覺得「我比人家高」,他才會傲慢。所以你看經典,開頭第一句都是最重要的。「人之初,性本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我有明德。一個人真正相信自己有本善,肯努力的話,可以像聖賢一樣的智慧德行,他絕對不會自卑,然後他會努力的趕快改掉自己的習慣他不想再糟蹋自己了,自己是這麼好的本性啊。所以有這樣的認知,他的精神時間絕對不會耗在自我否定上。
  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生都是相信自己可以成聖賢的,是不會常常否定自己的?常常沮喪否定自己,這個也是煩惱煩惱重了,智慧不開了。所以《弟子規》最後一句說,「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這一句話也是「禁於未發」,對治什麼?對治他自我否定的錯誤心態。現在人有時候,氣自己氣到拿手去打墻壁,那就自我否定太嚴重了。
  《禮記·學記》講的,「禁於未發」是預防法;「當其可之謂時」,叫及時法;「不陵節而施之」,叫漸進法;「相觀而善之謂摩」,叫做觀摩法。這些方法在幾千年前,老祖宗經典當中都寫了老祖宗都沒有說這是我發明的,結果現在人都說這個理論是我發明的。孔子他說道,他所談的這些教誨,是「述而不作」,他只是把古聖先賢傳下來的這些寶貴的智慧,承先啟後來承傳。真正入境界的人他會很清楚,老祖宗講的這些道理都是每一個人本善裡面本有的,不是他給他的。所以他不會邀功,覺得這個是我發明的。「述而不作」,孔子給我很重要的求學問態度。一個人稍有什麼體會,就覺得,是我自己體悟出來的,鐵定落入傲慢裡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