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做對了這件事,行善才有功德,可惜許多人卻都不懂得

作者:龔非凡

  佛教講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勸導人們斷惡修善。

  《易經》有句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規勸人們積德行善。

  可見,無論佛法還是世間法,但凡正法都是引導人們去惡向善的。

  如果要問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想必許多人都會說的頭頭是道。但對於判斷善惡標准,不少人其實都沒有正確的理解。

  《了凡四訓》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根據自身經歷寫成的一部勸善書,被譽為改造命運的千古奇書。其中就有關於善惡標準的精闢論述,對於釐清人們的善惡觀念大有裨益。

  書中講到曾經有幾位讀書人拜訪中峰禪師,並問道:「佛教善惡報應,如影隨形。如今某人行善,子孫卻不興旺;某人作惡,家道卻很興盛。是不是佛說的話不可靠呢?」

  中峰禪師答道:「凡夫之人,情慮不清凈,正眼未開啟,把善當成惡,把惡當作善,是常有的事。不為自己顛倒是非而愧疚,反倒怪因果報應有差錯。」

  眾人問:「善惡是如何顛倒的呢?」

  中峰禪師請眾人舉例說明什麼是善惡

  有人說:「罵人打人是惡,敬人禮人是善。」

  中峰禪師說:「不一定是這麼回事。」

  有人說:「貪圖錢財、妄自竊取是惡,清正廉潔、奉公守法是善。」

  中峰禪師又說:「未必如此。」

  眾人又給出了許多說法,可中峰禪師都說不對。於是眾人便請其開示

  中峰禪師說道:「對他有益的,是善;對自己有利的,是惡。為了利益他人,哪怕罵人打人也是善;為了有利於己,就算敬人禮人也是惡。因此人善事,有利於人則為公,公即是真;有利於己則為私,私就是假。發自內心行善的是真,裝模作樣行善的是假,施恩不圖報為真,行善求回報是假。你們自己好好思量吧。」

  中峰禪師關於善惡真假的闡述發人深省。

  非凡以為,人們說話辦事的發心最為重要。發心,指的是真實動機。因為人言語行動都源於念頭。人們所有言行善惡真假在最初發心時已然分明

  存好心,說好話,辦好事,做好人。其中存好心最為關鍵,只要存好心,其他三樣自然都好。雖然有時也難免會好心辦錯事,但因為存心是好的,發現做了錯事,自然會反省懺悔,避免以後再犯。而有時也會壞心辦好事,雖然結果陰差陽錯成了好事,但因發心不正,也是沒有功德的。

  《了凡四訓》中有兩則故事深刻地反映了發心的重要性。

  一則故事的是八仙中的漢鍾離要教授呂洞賓點石成金的法術。

  呂洞賓問:「變出的黃金最終還會變回石頭嗎?」

  漢鍾離答道:「五百年後,當變回原樣。」

  呂洞賓說:「這樣就會害了五百年的人,我不願意這麼做。」

  漢鍾離說:「修仙學道要積滿三千功行,就憑你這一句話,三千功行已滿。」

  另一則故事說曾經有一位名叫衛仲達的官員,被陰差押到陰曹地府閻王命小吏將記錄此人善惡的卷冊呈上。卷冊拿來之後,記錄惡事的卷冊鋪滿地面,而記載善事的卷冊只有像筷子那麼細的一卷。可將善惡兩種卷冊用秤稱過之後發現,可以鋪滿地面的惡事卷冊很輕,而像筷子一樣細的善事卷冊反倒更重。

  衛仲達說道:「我還不到四十歲,哪裡做了這麼多惡事啊?」

  閻王答道:「一個念頭不正,就是造作惡業,不用等真的做了惡事。」

  衛仲達問道:「善事卷冊中記錄的是什麼事?」

  閻王答道:「朝廷曾經大興土木,修三山石橋,你上疏予以勸諫,裡面就是這份疏稿。」

  衛仲達說道:「我雖然上疏勸諫,但朝廷並未採納,於事無補,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功德呢?」

  閻王答道:「朝廷雖然未採納你的諫言,但你當時的一念,完全是為萬民著想。如果你的諫言被採納,那你的善業就更大了。」

  看完了以上兩則故事,就更清楚發心的重要了。只要發心清凈真心為眾人利益考慮,而不為自己求好處,那麼所說的話所做的事就是善的,就是有功德福報的。反之,如果一心為了自己求回報,就算做了再多的好事,所造的善業也是微乎其微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