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老師:無心非 名為錯

  無心非 名為錯
  蔡禮旭老師
  「無心非,名為錯」,所謂「不知者無罪」。所以當別人犯錯,他不是有心的,我們絕對要包容、要寬恕,不然他也很難受。那對我們來講,我們也要時時觀照自己,我們的言語行為有沒有不當之處比方說走路的時候,兩三個人排在一起,讓後面的行人就不方便通過。因為人往往,比方說遇到久不見的朋友,一聊起天來都忘記旁邊的世界。所以這就是無心之非。有時候我們打電話給朋友,他可能正要出門,我們一打過去就霹靂啪啦,連個逗點都沒有,他又不知道從哪裡切話把你拒絕,或者是告訴你他要出門,結果他就一直撐在那裡那時候他的心跳怎麼樣?特別快!這也是無心之非。所以我們打電話過去一定要先問:請問你現在方便嗎?要處處替對方著想。
  那孔夫子當初到太廟去,也是「入太廟每事問」。遇到很多事,他都會去請教太廟裡面負責的一些工作人員。其它的人就會得很納悶,夫子學問這麼好,怎麼到太廟去什麼都問?結果他的學生就問夫子夫子就回答:每事問是代表這一件事的尊重,而且我們到一個新的環境去,可能這個環境都有它的規矩在,我們不能順著自己的意思去做,不然可能就有失禮之處。所以我們到一個新的環境也要先了解這個環境的很多生活作息,甚至於東西的擺設,我們也不能擅自去更動、去改變。可能我們是覺得好心,但是這麼一個動作可能會造成當地工作人員的一個麻煩,所以這就有可能犯了無心非,名為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