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易明
世人一般以為,佛教對人類生態文明的貢獻,在於佛教擁有不殺生的戒命、食素之理念,特別是中國漢傳佛教的出家僧,自南朝蕭梁時代開始施行的茹素行止。但是,在佛教的故鄉印度,不殺生並非佛教一家之戒命,包括耆那教、婆羅門教及以後的印度教在內的所有印度本土宗教,都在比較寬泛的意義上遵守此項戒命,其差別僅是執行的寬嚴、不殺之生靈的范圍之廣狹;對此戒命自有比佛教更加嚴格遵守的耆那教在。更何況,現代社會中,正在逐步風行素食主義潮流,此風潮與佛教本不具有必然之聯繫。由此可見,如果僅從上述角度去認識佛教在人類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似乎其意義並不突出,也不能顯示佛教的特殊性和殊勝性。因此,在此層面上去討論佛教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其價值和學術意義,確乎令人或有泛泛而談之感,或有浮光掠影之嫌。問題是,佛教對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我們應當站在什麼高度、以何種視角來考察,才能予以切實的把握。
眾所周知,佛陀是為一大事因緣而住世,度化生活於五濁惡世中的芸芸眾生。所以,一般而言,我們似乎都看到,佛教由於主張不殺生、食素,因此佛教對於生態平衡、野生動物及環境的保護,有著重要意義。其實,筆者認為,佛教的一系列主張,特別是其教戒中的相應規定,盡管確實對生態的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效果和感召力也確實異乎尋常。但並不能由此認定:佛教對生態文明的貢獻,僅僅止於不殺生及茹素的倡導。佛教對生態文明的貢獻,以及對改善生態環境、樹立人類生態文明意識的重要指導意義,首要的並不在於佛教具體對生態問題提出了什麼觀點和要求,而是佛教提供了什麼樣的思路和心理調適機制。因為,筆者認為,生態文明實際上是以有情為中心的一種價值判斷,是以心態調適為基礎的。此點,在前幾年被炒作得十分火爆的「香格里拉」問題上,即可發現其端倪:固然,香格里拉有「地球上最後一片凈土」之美譽;但在這種保存尚好的生態環境背後,其支撐點是「香格里拉人」平和的心態及健康的心理,那種向自然「適度」索取的理念——只取上蒼賜予的、對我們生活所必需的那部分。世人曾經將香格里拉的理念概括為「各民族和睦相處,不被種族、信仰、習俗所界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對自然索取節制,以一種適度作為行為準則建立起來的文化秩序。」其實,這本身也是一種理想的、完美的生態文明境界的描述。理解香格里拉的理念,若離開其中所蘊涵的佛教之義理觀念,無疑是霧中看花;進入香格里拉的境界,如缺失宗教的情懷,則更是難參其道。重要的是,香格里拉的境界,體現了人類高度理性的人文主題:和諧、自然、發展。
由此可見,生態文明的建設,關鍵在人類心態和心理的基礎性調整。而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此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在研究解決生態困境時,決不能忽視、甚至於無視心態對於生態的重要影響力。佛教有句名言:「心凈則土凈」,系「隨其心凈則佛土凈」之經文的凈宗闡述,其中已經蘊涵著「心態的調適系生態平衡之基礎」的命題。因此,佛教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所發揮的作用,可以概括為「舉凈化心靈之綱,張生態文明之目」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