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丹居士:禪,是真誠的生活

禪,是真誠生活
——節選自 盧志丹居士《日常生活中的佛心》  

  凈慧法師說過:「滿目青山是禪,茫茫大地是禪,浩浩長江是禪,潺潺流水是禪,青青翠竹是禪,鬱郁黃花是禪,滿天星斗是禪,皓月當空是禪,驕陽似火是禪,好風徐來是禪,皚皚白雪是禪,細雨無聲是禪。」

  禪的智慧是普遍地融入生活之中的,在生活中處處可以看見禪的意境、禪的精神、禪的風采。泡茶、釣魚、寫字、作畫、耕田、旅遊、散步,只要真誠專註,都可能有一種特別的會心,特別的境界

  生活是禪,人生亦是禪,一切真、善、美都是禪。禪,是真誠生活真誠的投入,無量的福報真誠是無往不利的一把劍,走到哪裡都應該帶著它。

  禪的魅力不僅在於它的智慧還在於它的獨特性和坦誠,在雜亂的生活給人們一種超然於世的心境,從紛亂的世界和諸多的慾望讓人發現自己的真心誠意,無嗔無痴,以最真誠態度對待身邊的人

  禪師在院子里種了一園好菊花。山下村子裡的人紛紛來向禪師要幾株,想種在自家院子里。禪師答應了,他親自動手挑揀最鮮、枝葉最粗的幾株,挖出根須送到了別人家裡

  前來要花的人絡繹不絕。沒幾天,院里的菊花就被送得一乾二淨了。弟子看到滿院的凄涼,說道:「真可惜!這里本應該是滿院香味的。」禪師笑道:「這樣豈不是更好,三年後一村菊香!」  

  在這世界上,真誠是一縷陽光,照亮一個人的心靈。一個真誠的人,必定具有高度道德生活態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認真、熱心和坦率。曾經的人和事,蒙上了歲月的塵埃,漸漸變得模糊。然而,一個人的生活信條卻在這些經歷的累積中愈見清晰,那便是做人的準則:做真人,有真心

  平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用偽心行嗎?不行。要在這一生中得真實的受用,一定要學會用真心生活不開真誠,就像魚離不開水一樣。真誠財富是個人最寶貴的修養在這方面進行投資的人,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

  一對夫婦,在同一家企業工作都是老實巴交的小職員。企業推行改制,他們在第一批人員分流中下崗了。夫婦平時人不錯,在街坊鄰居中極有人緣,下崗後就在小城新興的一個服裝市場里開起了一家川味火鍋店。

  火鍋店剛開張時,生意冷淡,全靠朋友和街坊照顧。但不出個月夫婦倆便以待人熱忱、收費公道而贏得了大批的「回頭客」。

  不知何時,火鍋店形成了一個奇特的景觀:每到吃飯的時間,小城裡行乞的七八個大小乞丐都要成群結隊地到夫婦的火鍋店來行乞。夫婦倆總是寬容平和地對待這些乞丐,施捨給乞丐們的飯菜都是從廚房裡盛來的新鮮飯菜,並不是那些顧客用過的殘湯剩飯。

  夫婦所做的這些善行都是發自內心的,像水的流動一樣泰然而安詳。正如禪語所說:「善心如水。」

  一天深夜,一家從事服裝批發生意的老闆忘了將燒水的煤爐熄滅,結果引發了一場大火這一天,火鍋店男主人外出進貨,店裡只留下了女人照看。一無力氣二無幫手的女店主,眼看辛辛苦苦張羅起來的火鍋店就要被熊熊的大火所吞沒,但就在這危急之時,只見那幫平常天上門乞討的乞丐,冒著危險將一個個笨重的液化氣罐不停地往外搬運到安全的地段。緊接著,他們又沖進馬上就要被大火包圍的店內,將那些易燃的物品也全都搬了出來。

  消防車很快開來了,火鍋店由於搶救及時,雖然也遭受了一點小小的損失,但終於給保住了。而周圍的那些店鋪,卻因為得不到及時的施救,早已變成了一片廢墟。

  由於火鍋店的許多用具家什都在乞丐們的奮力搶救下未受大的損失,火災發生後的第二天下午,火鍋店便恢復了營業。夫婦倆都思謀著在今後的日子裡,要更加真誠地對待那些上門乞討的乞丐。但奇怪的是,這七八個平時天上門行乞的乞丐,自火鍋店恢復營業的那天起,就再沒有見到過他們的蹤影,好像一下子便從小城裡消失了。

  後來,有小城的人到另一個城市去出差,又發現了這群乞丐,不過他們已經不再行乞,而是改為拾荒撿垃圾生了。後來,夫婦倆為感激這群乞丐的幫助,曾專程到那個城市去探望。老乞丐滿眼熱淚地對夫婦倆說:「在小城乞討的日子,從來沒有人把我們當人看待,只有你們夫婦把我們當人,是你們夫婦倆的尊重,使我們又重新恢復了自尊和自信。我們之所以要離開小城,是因為我們想開始一種新的生活,儘管我們目前僅僅只能夠靠揀拾垃圾為生,但我們感到快樂幸福。」

  在真誠里,我們可以讀到很多的東西,因為那是人性閃光點。人們在相互交往中感受著彼此的真誠在這真誠中,人們相互溫暖著。真誠是一種寶貴的前進動力,有了它,使人愉快,使人振奮,也讓人得到真誠的回報。

  當然,也有付出沒有回報的時候,甚至還會受騙上當。這就是真誠的代價,但是真誠的代價總比虛偽的噁心好,至少還在心裡留下一對於人性的希望和憧憬。不管這點憧憬是在對方的心裡,還是在我們自己心裡。有了這一點點憧憬,我們才能堅守未泯的良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