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禪,所以有緣

uploads/content/2022/may/fd22291ce8be4e9d3f0ffd4d7a71e2a6.jpg" />

  去訪游大佛寺,遠遠就與南台山照面。

  南台山峰巒巍峨,整座山猶如一塊大石頭突兀而起,形象讓人頓生覺悟。一眼望去,似一尊大佛仰卧在天地間,軀長十餘里,橫亘南北,跨越粵贛兩省,輪廓清晰,氣勢恢弘。當旭日東升,或夕陽西掛,陽光濃濃地塗抹在丹峰黛岑,南台卧佛更是活靈活現,猶如身著金光閃閃的袈裟,神態安詳,栩栩如生,據說還有人曾在山頂看見過佛光,仙山飄渺般平添了南台山的神奇。

  佛光生成玄奧,是大自然現象,還是超自然現象眾說紛紜,見仁見智。我想佛光可遇不可求,只要能目睹的人必然有一份佛緣。而我一枚俗人,肉眼凡胎的,是很難有這個機緣的。

  一路風景很美,仲秋的大地開始厚實、斑斕起來,秋風習習,秋雨淅淅,秋色濃濃,秋韻依依。“山色空濛雨亦奇”,極目之處,南台山雲霧繚繞著,隱隱約約地,恍如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薄紗。

  雨滴滴在雨傘上,平平仄仄,富有韻律。路上鮮有人行,秋風秋雨裹著一個獨行客,一把雨傘,一襲白衣,一雙涼履,雖然寒磣,卻也灑脫。像斷橋邊翹首的許仙,像普救寺旁彳亍的張生?是來尋緣,還是來還願?心裡的設問,一時半刻連自己也答不上來。

  滾滾紅塵,滄海桑田,有繁華,有誘惑,也有煩憂,有苦楚。有時,厭煩了人世間的喧囂,想偷浮生半日閑,去尋找一塊凈土,得於片刻間的安寧。然而畢竟六根不凈,心有羈絆,揮之不去的心魔,也只能是作暫時的解脫我不佛家信徒,對佛混沌不開。然而,就是“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那句話,叩開了我的心門,讓我與佛有了個禪緣。

  記得許多年前,熱戀中的人離我而去愛情神話在瞬間支離破碎。在惆悵萎靡之時,一位大師點化了我。他說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緣分自有天註定,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不是你的,終究不是你的。聽來是有宿命,而結局卻會讓人折服,直至邂逅了我愛她、她愛我的人,一路走來,相依相伴,不離不棄。於是,我也相信了因果,相信了緣分那是早於鐫刻在三生石上偈語,那是前世茫茫人海里的五百次的回眸。

  我無慧根,不敢妄自談經論佛,生怕褻瀆佛的神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大師的偈子充滿禪機,其中道理深奧而簡朴。“受寵不驚,閑看門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一切隨緣自在隨風,從容地面對世事,這就是禪的境界,這也是我的悟道。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珍惜友誼愛情,因為每一次的相遇和重逢都是冥冥之中註定的際遇。

  大佛寺離南台山不遠,周圍山巒延綿,煙雨濛濛中,大佛寺淡淡地勾勒在山色圖畫里,精緻而華麗,就像擱在南台卧佛的臂彎里的一串佛珠。輕輕地踏上大佛寺台階,“咚、咚”的腳步聲卻迴響在心頭,如同叩著心靈之門讓人拋棄雜念,敞開心扉,思緒在升華。

  大雄寶殿庄嚴雄偉,香煙彌漫,悠揚悅耳的佛曲在回盪,裝點著安詳舒適的氛圍。抬腿步入殿內,高高的三寶佛像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形像慈祥肅穆,給人以崇高、庄嚴神聖感,佛陀面前感覺自我的渺小,可心境卻異常的空靈、純潔、靜謐。此時,真想變成佛前的一盞青燈,燃燒出柔和的光亮,或者變成佛前的一隻木魚,敲擊出均勻的節拍,伴著裊裊香煙,曲曲梵音春秋冬夏,四季輪回,權當是修行道場,求一分禪意,一分靈氣,一分平靜,一分自在

  大殿內有眾多雕塑,南海觀音彌勒佛,十八羅漢,一個個各具神態,惟妙惟肖,不禁感嘆神仙情感世界竟如此豐富,也發現以往的淺薄,總以為佛無情,佛無愛,其實佛有至情,佛有至愛,才明白自己既不是來尋緣,也不是來還願,而是為禪而來,為了心中那份求索,那份領悟。

  因為有禪,才懂得包容,懂得淡定,因為有禪,所以有緣。佛家有“參禪悟道”之說,參禪者執著、堅持,心無旁騖地實現心中的道。在現實生活中,不管你有什麼信仰,樹立什麼樣的世界觀,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道路,都需要有參禪的精神,在瞬息萬變的世態中,不管遇到什麼誘惑,產生什麼困惑,守住自己的道,面對人生堅定地走自己的路。

  走出大佛寺,心情豁然開朗,大有從悠然塵外到驟然落地的感受,心靈如同受到一次洗禮。雨停了,風停了,陽光穿過雲層照射過來,很溫暖,很溫馨。廣場上有不少秋遊的人,紅男綠女,三五成群,悠然自得。我融入了人群之中,身邊有一爸爸在放風箏,後面跟著媽媽和蹣跚學步的女兒,拋下一串串開心的笑聲。

  我忽然感悟到,生活竟是那麼美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