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廷傑教授:《宗鏡錄》與唯識三境

《宗鏡錄》與唯識三境

 韓廷傑

一、問題的提出

唯識三境,在已譯的印度佛教經論中並無論述,據《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末、《成唯論了義燈》卷一末、《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四末、《百法問答鈔》卷二等載,玄奘曾作一偈:「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授與高足窺基。在此偈頌中提出性境、獨影境、帶質境三類境問題。

玄奘此偈最初出於何處?並無明文記載,萬鈞著《關於玄奘法師的〈會宗論〉》一文(載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16集)推測,玄奘此偈最初可能出現於他用梵文寫的《會宗論》(已佚)一文。唯識的見分與相分,集中體現主觀和客觀、能緣與所緣之間的關系問題。唯識三境,正是為了解決這個關鍵問題而作。因為印度佛教典籍對此並無論述,所以唯識三境,是玄奘唯識學的重要發展。

見分與相分是由相同種子產生呢,還是由不同種子產生呢?唯識論師的理解各不相同,據窺基弟子慧沼(650--714)著《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末,對這個問題的理解當時有三種不同觀點

(一)、見、相二分同種生。即見分和相分由同種子產生,窺基(632--682)著《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末對此說明如下:「謂無本質者,影像相與見分同種生。其有本質者,本質亦同種生,即一見分種生現行時,三法同一種故,謂見、影、質。」①這種觀點認為:當相分無本質時,如緣龜毛、兔角時,這種影像相分與見分由相同種子產生。當相分有其本質時,見分與此本質相分也是由相同種子產生。當相分有其本質時如前五識緣取色、聲、香、味、觸五塵時,見分與此本質相分也是由相同種子產生。當見分產生現行的時候,見分、影像及本質相分三法皆由相同種子產生。

(二)、見、相二分別種生。即見分和相分由不同的種子產生。相分種子不隨見分種子

(三)、「第三師雲:見、相二分隨其所應,種或同異,如緣龜毛兔角,相與見同種,以無自體,相分復假,不別熏種,但隨見力,帶同熏種。如緣五根,有為實體,相與見分即別種生。」②第三種觀點認為:見分和相分有時是同種生,有時是別種生。如緣龜毛、兔角等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時,見分和相分是同種生,緣眼、耳、鼻、舌、身五根時是別種生。

「同種生」和「別種生」,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末進一步指出:「然同別種,復有種別性與見同,或復性同而系種別,或復相分性隨見質,判性不定。」③這是說:雖然相分與見分「別種生」,但相分性質與見分相同。或者雖然相分性質與見分相同,但三界系屬及種子不同。或者相分性質隨同見分而不定。為了說明這些問題,玄奘作此偈頌。

二、《宗鏡錄》對性境的解釋

關於性境的問題,《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末解釋如下:「諸真法體名為性境,色是真色,心是實心。」④《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末對此解釋如下:「何名性境?從實種生,有實體用,能緣之心得彼自相,名為性境。」⑤《宗鏡錄》卷六十八的解釋,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真色真心俱是所緣,所變相分俱名性境。或能緣心,而非妄執分別構劃,名為真心真心緣彼真色等境所變相分,方名性境。若心緣心所變相分,相分無實,但帶質故。性者,體也,體性是實,名為性境。」⑥《宗鏡錄》對《掌中樞要》所說真心、真色進行了解釋,它們都是所緣,都是相分。這種相分是帶質的,不是虛無。

《宗鏡錄》卷六十八又進一步解釋說:「性境者,性是實義,即實根塵四大,及實定果色等相分境。」此中進一步指出:性境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和色、聲、香、味、觸五塵,還有地、水、火、風四大和有漏無漏定心所緣的相分。

解釋性境以後,《宗鏡錄》卷六十八對「性境不隨心」進行解釋:「言不隨心者,為此根塵等相分,皆自有實種生,不隨能緣見分生故。」⑦說明相分與見分為「別種生」,這是護法唯識正義。

《宗鏡錄》卷六十八又補充說明如下:「性境者,為有實體相分名性境,即前五識,及第八心王,並現量第六識所緣諸實色,得境之自相,不帶名言,無籌度心,此境方名性境。及根本緣真如時,亦是性境,以無分別任運轉故。」⑧性境還包括前五識的現量境,第六識所緣的各種實色、無分別智所緣的真如和第八阿賴耶識的相分:根身、器界、種子

《宗鏡錄》又把「性境不隨心」分為五種不隨:

(一)、性不隨:能緣見分通三性:善性、惡性、無記性,所緣相分境只有無記性

(二)、種不隨。見分從見分種子所生,相分從相分種子所生。相分不隨見分種子產生。

(三)、界系不隨。當明了意識緣香境和味境的時候,香、味二境唯欲界系,不隨明了意識通上界系。又如欲界第八阿賴耶識緣種子的時候,能緣第八阿賴耶識唯欲界系,所緣種子便通欲、色、無色三界。所以說,第六識意識和第八阿賴耶識有界系不隨。

(四)、三科不隨。「三科」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宗鏡錄》卷六十八稱:「五蘊不隨者,即如五識見分是識種收,五塵相分即色蘊攝,是蘊科不隨。十二處不隨者,其五識見分是意處收,五塵相分五境處攝,是處科不隨。十八界不隨者,其五識見分是五識界收,五塵相分五境界攝。此是三科不隨。」⑧

(五)、異熟不隨。第八阿賴耶識的見分是異熟性,所緣的色、聲、香、味、觸五塵相分不是異熟性,此為異熟不隨。

三、《宗鏡錄》對獨影境的解釋

獨影境是由見分的虛妄分別變生的相分,在此情況下,因為相分本身沒有自己的種子,只能從屬於見分,所以說「獨影唯從見」。獨影境的性質、界系、種子等與見分完全相同。《宗鏡錄》卷六十八解釋說:「獨影者,獨者單也,單有影像而無本質,故相名獨,如緣龜毛、石女等相。或雖有質相分,不能熏彼質種,望質無能,但有假影,亦名為獨,如分別心緣無為相,及第八識的心所相分,余准此知。」⑨獨影境只有影像而無本質,如龜毛、兔角、石女兒子等。或者雖然是有質相分,不能熏習形成自己的種子,如以虛妄分別之心緣無為相和第八阿賴耶識的心所相分等。此中「無為」即真如,只有無分別智才能認識真如。如果以有情眾生虛妄分別心緣取真如,不能形成凈種子。第八阿賴耶識的心所相分根身、器界、種子也不能形成自己的種子

《宗鏡錄》卷六十八又解釋說:「獨影境者,謂相分與見分同種生,名獨影唯從見,即如第六識緣空華兔角過未,及變影緣無為,並緣地界法,或緣假定果,極迥、極略等,皆是影像。此但從見分變生,自無其種,名為從見。」⑩可見獨影境與性境完全相反,性境是有,獨影境是無。性境的「有」與人所說的有客觀物質世界是不同的,它所說的「有」仍然是識的相分,是識的影像。因為獨影境的相分沒有自己的種子,只能隨從見分,所以獨影境的相分與見分為「同種生」。

《宗鏡錄》卷六十八又把獨影境分為二種:一、無質獨影。如第六識的獨頭意識所緣的龜毛、兔角、空華以及過去、未來等,其相分與第六識的見分同種而生,所以稱為獨影境。又因為龜毛、兔角、空華等是根本不存在的,屬於無質,所以稱為無質獨影。二、有質獨影。《宗鏡錄》卷六十八對此說明如下:「即第六識緣五根種現,是皆托質而起故,其相分亦與見分同種而生,亦名獨影境。」 11 有質獨影和無質獨影都是主觀心識變現的影像,有質獨影是幻有,無質獨影是無。

四、《宗鏡錄》對帶質境的解釋

關於帶質境,《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末稱:「帶質之境,謂此影像有實本質,如因中第七所變相分,得從本質是無覆無記等,亦從見分是有覆所攝,亦得說言從本質種生,亦得說言從見分種生,義不定故。」 12 帶質境的相分影像有實本質,第七識的相分,即第八識的見分。如果隨順本質,是無覆無記性。如果隨順見分,是有覆性。既可以說是隨順本質種子而生,又可以說是隨順見分種子而生,其義不定。《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末解釋說:「解第三句,謂能緣心緣所緣境,有所仗質而不自性,此之相分判性不定,或從能緣心,或從所緣境。種亦不定,或質同種,或見同種,或復別種,名帶質通情本。」 13 這是說:能緣之心緣所緣之境時,此時的相分境可以是依仗本質而生,又無自性。這種相分境性質不定,或從屬於能緣之心,或從屬於所緣之境種子也不定,或與其本質同種而生,或與見分同種而生這就是「帶質通情本」。「情」即能緣心,「本」即所緣境。

《宗鏡錄》的解釋更詳細,在此基礎上有些發展。它指出:「帶質通情本者,即相分一半與本質同一種生,一半與見分同一種生。故言通情本,情即能源見分,本即所緣本質。」 14

《宗鏡錄》卷六十八進一步解釋說:「帶質者,即心緣心是,如第七緣第八見分境時,其相分無別種生,一半與本質同一種生,一半與能緣見分同種生。從本質生者,即無覆性;從能能緣見分生者,即有覆性。以兩頭攝不定,故名通情本。情即第七能緣見分,本即第八所緣見分。」 15

關於唯識三境問題,《宗鏡錄》卷六十八提出:「四句分別」:

(一)、「唯別種,非同種,即性境」。相分和見分只有「別種生」,並無「同種生」,此指性境。

(二)、「唯同種,非別種,即獨影境。」反之,相分和見分只有「同種生」,並無「別種生」,此指獨影境。

(三)、「俱句,即帶質境。」相分和見分既有「同種生」,又有「別種生」,此指帶質境。

(四)、「俱非,即本智緣如。」相分和見分既非同種生,又非別種生,此指根本智緣真如境。因為真如之體不從見分種生,所以是「非同種」。又因為真如之體是無為法,只能用智慧證悟,並非因緣和合而生,所以是「非別種」。

《宗鏡錄》卷六十八對「性種等隨應」解釋如下:「言性種等隨應者,隨應,是不定義,謂於三境中各隨所應,有性、種、界系、三科、異熟等,差別不定。」 16 又解釋說:「性種等隨應者,性即性境,種謂種類,謂於三境中,各有種類不同,今皆須隨應而說。」 17 看來本句主要針對性境而說。

《宗鏡錄》又約八識講三境。前五轉識一切時中,都是只有性境。

第六識意識分為四類:

(一)、明了意識。通三境:性境、獨影境、帶質境。當明了意識前五識同緣實五塵的時候,最初的率爾心所緣就是性境。以後的意識緣五塵、上、方、因、長、短等假色的時候,就是有質獨影,又稱為似帶質境。

(二)、散位獨頭意識,也通三境。多是獨影境,因為散位獨頭意識可以通緣三世有本質和無本質的事物。當其緣取無本質事物時,就是獨影境。當緣自身五根,及緣他人心法、心所法的時候,是獨影境,又稱為似帶質境。獨頭意識最初剎那緣五塵,少分緣實色,也是性境。

(三)、定中意識也通三境。定中意識通緣三世有質法和無質法,這是獨影境。又能緣自身現行心法、心所法,這是帶質境。在七地以前的有漏定位,也能引起五識緣五塵,這是性境。

(四)、夢中意識。只有獨影境。

第七識只有帶質境。第八識心王只是性境,與此相應的作意、觸、受、想、思五位心所法,是似帶質真獨影境。

關於三境以何為體的問題,《宗鏡錄》卷六十八回答如下:「答:初性境用實五塵為體,是八法成故。八法者,即四大地、水、火、風,四微色、香、味、觸等。約有為說,若能緣有漏位中,除第七識,餘七皆用自心、心所為體;第二獨影境。將第六識見分所變假相分為體,能緣自心、心所為體。第三帶質境。即變起中間相分為體,若能緣有漏位中,唯六七二識心心所為體。」

為了便於中國人理解,《宗鏡錄》卷六十八還利用《周易》解釋帶質境:「帶質之境,質者,《周易》雲形體也。帶者,說之謂之紳也,紳也謂束。又方言雲:帶謂行也。今雲帶質,義通二也。若依文,謂即挾帶逼附之義,如紳束也。若依方言,影仗質生,如因其路,行義方有。然此相分,雖有能熏自及質種,然無實用,如緣心相,相分之心,無慮用故。通情本者,情謂見分,本謂質也。顯所變相,隨見隨質,以判種性,二義不定,又境有二:一、眾生遍計所執情境,心外見法,名之曰境;二、諸聖自在德用智境,以從心現故,成其妙用智境。義二:一、分劑境。廣大無邊故;二、所知境。唯佛能盡故。又有兩種:一、是心境。唯心現故,張心無心之境,張境無境外之心,常合一味故;二、是境界之境,謂心境無礙,隱顯同時,體用相成,理事齊現。」 19

永明延壽(904--975)是一位知識淵博的佛教理論家,精通中國佛教八大宗,他不僅是禪宗凈土宗祖師,對佛教各大宗派都有重要論述。他曾召集天台華嚴唯識三大宗高僧,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多人的著作,著成《宗鏡錄》一百卷,內容極其豐富,正如《御重刊宗鏡錄序》所說:「夫《宗鏡錄》者,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所錄百卷,括盡三乘。」可以說是一部佛教百科全書。《宗鏡錄》對唯識三境的解釋,和窺基著《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及其弟子慧沼著《成唯論了義燈》比較起來,更詳細,更具體,如對三境提出「四句分別」,以「約八識說三境」等內容,在窺基師徒的著作中是沒有的。由此可見,永明延壽唯識三境的理解有突破,有創新。應當視為他唯識三境的重要發展。

注 釋

1   《大正藏》卷43,第620頁

2 3 《成唯實論了義燈》卷一末,《大正藏》卷43,第677頁

4   《大正藏》卷43,第620頁

5   《大正藏》卷43,第678頁

6   《大正藏》卷48,第798頁

7   《大正藏》卷48,第797頁

8 9 10 11 《大正藏》卷48,第798頁

12   《大正藏》卷43,第620頁

13   《大正藏》卷43,第678頁

14   《大正藏》卷48,第697頁

15 16 《大正藏》卷48,第797頁

17   《大正藏》卷48,第798頁

18   《大正藏》卷48,第799頁

19   《大正藏》卷48,第798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