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則關於成敗的故事

uploads/content/2022/may/23c385b6c48e67a74b1df2927080f057.jpg" />

一、《一塊石頭

  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中的孩子,常常悲觀地問院長:“像我這樣沒有人要孩子,活著究竟有什麼意思呢?”院長總是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長交給男孩一塊石頭,說:“明天早上,你拿這塊石頭到市場去賣,但不是‘真賣’,記住,不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場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買那塊石頭,而且價錢越出越高。回到院內,男孩興奮地向院長報告院長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去叫賣。在黃金市場,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價錢要買那塊石頭。最後,院長男孩石頭拿到寶石集市上去展示,結果,石頭身份昨天又漲了十倍,更由於男孩怎麼都不賣,竟被傳成“稀世珍寶”。

  男孩興沖沖地捧著石頭回到孤兒院,將這一切秉報院長院長望著男孩,徐徐說道:“生命價值就像這塊石頭一樣,在不同的環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由於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價值,被說成稀世珍寶你不就像石頭一樣?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

  感悟:生命存在的價值,不在於它本身的實際價值,而在於擁有生命主動權的主體,是否彰顯了它內在的價值

二、《擦五年玻璃

  他隻身從農村來到城市,只有初中畢業,身體非常單薄,只能找點比較輕的體力活干,他到了一家保潔公司,主要工作就是擦玻璃公司食宿,每月工資300元,他很滿足,干起活來十分賣力。有人問他:“你這么小,為什麼不在家上學,出來受罪賺這點錢?”他說:“我家裡窮,父親癱了,母親種地,家裡沒錢供我上學,我文化太低,能有這份工作已經很滿足了,每月還能家裡寄點錢呢!”

  他在這家保潔公司一直擦玻璃,他的同事換了一批又一批,有的甚至剛做三四天就因為嫌薪水少、幹活臟走了,他一直堅守著這個位置。整整五年,他已經是二十多歲的大小夥子,這座城市裡的寫字樓、賓館、商場他幾乎都去服務過多次,他工作一如既往的賣力,一絲不苟,很多顧客還點名要公司派他過來,他簡直成了公司形象代言人。人們都知道他,他和他的服務對象成了熟人和朋友有一天,一個新來的女孩問他:“聽說你擦了五年玻璃,每月只掙300塊錢,為什麼不換個工作呢?”他笑笑說:“會換的。”

  有一天,人們熟知的擦玻璃工突然消失了,幾天後,一家快餐店開業了,老闆就是擦了五年玻璃的他,快餐很適應城市的快節奏競爭自然異常激烈,而他的快餐店卻很快打開了局面。原因簡單他在玻璃五年,走遍了每個寫字樓、賓館、商場,結識了裡面的人五年玻璃的表現已經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他的快餐店發展到整個城市的角落,資產逾千萬時,認識他的人無不感慨地說:“這位老闆曾擦了五年玻璃。”

  有記者采訪他,問他如何從一個擦玻璃的打工仔開快餐店,並在眾多實力雄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時,他只說了一句:“因為我為人擦過五年玻璃,並且擦得很好。”

  感悟:成功不簡單但也不難,不要把成功想得那麼轟轟烈烈,從一點一滴中獲取知識、教訓,就會有一雙成功的手做成功的事;也不要把成功看得那麼簡單,不是努力就能成功,但要記住:堅持的後面是成功。

三、《把你的夢想給自己

  19世紀初,美國一座偏遠的小鎮里住著一位遠近聞名的富商富商有個19歲的兒子叫伯傑。一天晚餐後,伯傑欣賞著深秋美妙的月色,突然,他看見窗外的街燈下站著一個和他年齡相仿的青年,那青年身著一件破舊的外套,清瘦的身材顯得很羸弱。

  他走下樓去,問那青年:“你為何長時間地站在這里?”青年滿懷憂郁地對伯傑說:“我有一個夢想,就是自己能擁有一寧靜的公寓,晚飯後能站在窗前欣賞美妙的月色,可是這些對我來說簡直太遙遠了。”伯傑說:“那麼請你告訴我,離你最近的夢想是什麼?”青年說:“我現在夢想,就是能夠躺在一張寬敞的床上舒服地睡上一覺。”伯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朋友,今天晚上我可以讓你夢想成真。”

  於是,伯傑領著他走進了堂皇的公寓,然後把他帶到自己的房間,指著那張豪華的軟床說:“這是我的卧室,睡在這兒,保證像天堂一樣舒適。”第二天清晨,伯傑早早就起床了,他輕輕推開自己卧室的門,卻發現床上的一切都整整齊齊,分明沒有人睡過。伯傑疑惑走到花園里,他發現,那個青年人正躺在花園的一條長椅上甜甜地睡著。伯傑叫醒了他,不解地問:“你為什麼睡在這里?”青年笑笑說:“你給我這些已經足夠了,謝謝。”說完,青年也不回地走了

  30年後的一天,伯傑突然收到一封精美的請柬,一位自稱是他“30年前的朋友”的男士邀請他參加一個湖邊度假村的落成慶典。在這里他不僅領略了眼前典雅的建築,也見到了眾多社會名流,接著,他看到了即興發言的庄園主:“今天,我首先感謝的就是在我成功的路上,第一個幫助我的人,他就是我30年前的朋友,伯傑。”說著,他在眾多人的掌聲中,徑直走到伯傑面前,並緊緊地擁抱他;此時,伯傑才恍然大悟,眼前這位名聲顯赫的大亨特納,原來就是30年前那位貧困的青年

  酒會上,那位名叫特納的“青年”對伯傑說:“當你把我帶進寢室的時候,我真不敢相信夢想就在眼前,那一瞬間,我突然明白,那張床不屬於我,這樣得來夢想是短暫的,我應該遠離它,我要自己的夢想給自己,去尋找真正屬於我的那張床,現在我終於找到了。”

  感悟:夢想絕不是夢,兩者之間的差別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們深思的距離很難說什麼是辦不到的事情,因為昨天夢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並且還可以成為明天現實

四、《彼德的奮斗》

  彼德出生於四川資陽,原名羅宗華,自小便幫父母干農活,他的父母日夜勞作,卻還是村裡的窮戶,由於家裡實在擠不出學費,他讀到初一便輟學了。他很想脫離貧窮的困境,於是努力學習編竹筐,隨著收入的增加,全家人都加入到了編竹筐的陣營里。編好的竹筐送去賣,賣光了,便得走一段長長的山路,買竹子來編。,竹子很長,山路很彎,扛著竹子走十分吃力,一不小心便會連人帶竹摔進山溝里,跌得頭破血流。

  編竹筐太辛苦了,他不要一輩子當篾匠,於是嘗試與父親溝通,尋找其它的營生,然而,多次溝通換來的卻是毫不理解的打罵。16歲那年,在和父親又一次劇烈爭吵之後,他決定離開農村,到城裡去謀生;他向鄰居借了20元當路費,風塵僕僕地來到了成都。

  那是1996年,彼德這個土裡土氣的小夥子,站在位於成都九眼橋的勞務市場里,滿心憧憬地等人來雇。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到一家小餐館洗碗,從早上7點開始把手浸在洗碗水裡,一直做到半夜12點才休息。1997年,他跳槽到一家小西餐館去當廚工,改變他整個人生關鍵人物出現了,她就瑪麗

  瑪麗美國人,一連幾天光顧彼德任職的這家西餐館,但卻覺得食物很不地道,她向西餐館老闆毛遂自薦,表示可以給廚師員工進行免費的廚藝培訓,彼德搶先報名,和餐館另外兩位廚師一起每天到瑪麗家學習。

  彼德學做的第一道西式點心是蘋果派,他從中得到的最大心得便是:凡事都得認真,絲毫馬虎不得,從原料的選擇到烘焙的溫度,都得小心應付,一招不慎,全盤皆輸。在瑪麗家足足學了3個月,彼德不但掌握了許多烹飪原理和方法,原本一竅不通的英文也大有進步,每次去上課,他總抱著一部厚厚的字典,把菜譜上的英文字一個一個地翻譯出來,猛學苦記,回家後再細細消化。

  瑪麗他不懈的熱忱和刻苦感動了,知道他不是個蜻蜓點水的“過客”,而是准備認真地在烹飪界當個“長駐軍”的,就主動表示願意資助他繼續學習。在1999年,彼德選擇了一家烹飪專科學校系統地學習了西餐的烹制技巧。2000年,他受聘到一家西餐館擔任廚師,不久後便因工作表現優異而升任主廚,由於廚藝出色,又善於變換花樣,許多人慕名而來餐館日日客滿。這時,彼德人生的小舟已駛進了一個溫暖的港灣,然而,對於心夢想他來說,真正的挑戰還沒有開始。

  2003年,他的第一個夢想實現了,他拿出全部積蓄,加上朋友的投資,在成都開設了第一家充滿南美風情的西餐館,由瑪麗擔任顧問。彼德把“努力不懈”當做終生遵守的“座右銘”,儘管目前已經擁有4家餐館了,可在成都和北京來回穿梭的彼德,又有了新的夢想,他希望“彼德西餐館”能成為中國的連鎖西餐館

  感悟:奮斗,是件很具體的事情,實實在在地去做能做的事,哪怕只是編筐洗碗,走好腳下這一步,才有往更高處走的可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