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子未必是凶



陳海量居士

  【喪子未必是凶】

  (一)《華嚴五祖紀》:唐朝杜順和尚有一你倆到外面去化緣的時候,有一個齋主抱著他的兒子,求和尚給他消災延壽和尚定睛對著孩子看了許久,說:「這孩子本是你的冤家,現在應該給他懺悔。」吃完了齋以後,和尚叫齋主把小孩抱到河邊。到了那裡,他說把小孩子拋入水中。這時齋主夫婦不禁捶胸頓足,嚎哭起來。和尚說到:「請不要鬧!你們的兒子在那裡呢!」說著,就用手一指,果然,他們就看見他們的兒子,化作六尺丈夫身,立在水波之上,怒目地斥責齋主說:「你前生拿了我的金帛,還殺了我推入水中。若不菩薩同我解怨,我是決不饒赦你的!」於是夫婦倆默默然信服和尚的神力了。

  (二)梁敬叔筆記:姚伯昂先生說:「傳說人世間夫婦兒女,有還賬的,有討賬的。我於是想起,從前我的一個妹子,當她五歲的時候,出天花很是危急,呻吟床褥,非常哀苦,一連幾日夜,叫號聲不止。我的母親說:『這樣地受痛苦,為什麼不早些去呢?』她聽見了大聲地反抗說:『你們還欠我八千文錢,尚未還清。等你們還了我,我就去了!』我的父親就差我去關照她說:『我們一定把這筆錢做你的棺殮費,再加千文燒些錫箔給你。這樣你可以快些去了,何必等待著活活受苦呢!』我對說了以後,她就在一夜死了。這樣看來,還賬討賬的傳說,是確有其事的。」

  (三)梁敬叔先生說:「常州有個甘學究,是以教小學生生活的。當他的兒子才只三歲的時候,他的妻子忽然死了。他只得帶著他的兒子,到他教書的館舍里去養育。到四五歲的時候,就教他識字讀書。這個孩子倒很聰敏,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四書五經都讀得爛熟,也可以做教書先生了。每年父子二人教書的收,湊合起來有四五十金,除去生活費用之外,還可以稍稍積蓄一些。後來甘學究就預備為他兒子娶個媳婦。當他們正要行訂婚禮的時候,他的兒子忽然生起大病來,病勢很是危急

  在病中,他狂喊著他父親名字。甘學究驚惶失措答應說:『我在這裡!你有什麼事嗎?』他的兒子說道:『你前生和我合夥做生意,欠我二百餘金。某事除去若干,某事除去若干以後,現在應還我五千三百文。快快還我!還了我,我就去了!』說完了話,就氣絕而死了。這真是世俗所謂討債的了。大凡年幼夭折的兒女,多因討債而來的;不過像甘學究的兒子般,分明說出來的,十個之中沒有一二個罷了!世間一般做父母的不明因果,反為這種討債的子女悲傷哭泣,不是很可笑嗎?

  (四)紀曉嵐筆記:朱元亭有個兒子,生肺病將死的時候,有氣無力地自言自語道:「現在還欠我十九金。」這時醫生正在開藥方,預備給他吃一服人蔘,可是人蔘還沒有煎好,他就死了。後來算算那人蔘的價值,剛好是十九金。這是最近的事實

  (五)天台有位袁相欽先生,是我的遠親。他有一次在夢中,看見灑壇里現出一個人來,指著他說道:「三百千!三百千!」他就醒了。這時他的妻剛巧生個兒子。相欽本來沒有兒子的,所以很鍾愛他。這個孩子,四歲生病很厲害的時候,在病中,他忽然叫喊著說:「拿算盤來算帳!拿算盤來算帳!」相欽突然想起從前的夢,就責罵他說:「討債鬼!你到我家裡四年,我為你花費的,已經不止三百千了!」他的兒子聽了這話,就死去了

  印光大師曾經說過:「一個人生兒子,大概有四種原因:一種是報恩,一種是報怨,一種是還債,還有一種是討債。」

  報恩是:因為父母對於兒子過去世有恩惠,為著報恩,就來做他們的兒子。所以服勞奉養,生事死葬,都稱父母心意。世上的孝子賢孫,都是屬於這一類的。

  報怨是:因為父母對於兒子過去世有虧負的地方,為著報怨,就來做他們的兒子。所以怨恨小的,就忤父母;大的,甚至為非做歹,闖下大禍,害及父母。做父母的,活著的時候,不能得到兒子的奉養;等到死了,還因為兒子的不爭氣,帶著羞恥到九泉去。這是報怨的一種。

  還債是:因為兒子在過去世欠父母資財,為著償債,就來做他們的兒子。倘若債欠得多的,父母就終身由他奉養;若是欠得少的,就不免半路死去。像讀書才得了些功名而喪命的,做生意才得了些財利而身死的。

  討債是:因為父母在過去世欠兒子資財,為著討債,就來做他們的兒子。小的債,不過損失些學費聘金;等到債還清了,父母雖想望他成事立業,而他忽然夭亡,再也不留片刻。若是大的債,那做父母的損失,可就不止此數,必定要廢業盪產,家破人亡才罷!

  這種報恩報怨的因果關系,不獨子女是這樣,就是夫妻也是這樣的。總之,眷屬聚會,無非恩仇報復。假使能夠互相感化,大家念佛修行,同歸極樂凈土;那麼恩仇眷屬化為菩提眷屬,就完美到極點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