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候有個疏廣,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精通《春秋》,在家中招生講學。不少學生從遠方趕來,投奔到他的門下。
漢宣帝聽說疏廣很有學問,就讓他擔任博士、太中大夫。不久,又任命他為太子太傅,輔導太子。沒有多久,他就成了朝中的重要官員。
疏廣的哥哥有個兒子,名叫疏受,他為人賢良,被推薦為太子家令。疏受待人接物恭敬有禮,有一次,漢宣帝到太子宮中去,疏受上前迎接拜見,酒宴時又向漢宣帝敬酒祝壽,講話非常得體。漢宣帝大為滿意,任命他為少傅,和疏廣一起輔導太子。
此後,疏廣越來越受漢宣帝器重,經常得到漢宣帝的賞賜。太子每次上朝,疏廣、疏受總是一前一後跟從前往。叔侄兩人同時擔任太子的老師,朝廷中一時傳為美談。
過了五年,太子已經十二歲了,通曉《論語》、《孝經》。疏廣就對疏受說:「我聽說一個人知道滿足,就不會遭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我還聽說一個人功成身退,就合乎天道。現在我們每年俸祿有二千石谷,可謂功成名就,再不辭去官職,將來恐怕後悔莫及了。不如我們告老還鄉,以終天年,這樣不是很好嗎?」疏受欣然同意。
當天,兩人就推稱有病。過了三個月,疏廣推稱病重,要求辭去官職。漢宣帝見他們兩人確已年老,都答應了,加賞他們黃金二十斤,皇太子又另外贈送五十斤。
疏廣、疏受回鄉時,許多官員、朋友、同鄉紛紛趕來送行,車子有幾百輛,停滿京城東都門外,熱鬧非凡。過路行人見了,都感嘆地說:「他們真是賢人哪!」(《漢書·疏廣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