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從印度傳入到中國後經過二千多年,深深滲透到傳統的中國文化之中,和中華文化早已融為一體。如今我們走進二十一世紀,面對未來的佛教將是怎樣的,會有怎樣的發展,這是每個從事佛教事業的法師們研究佛教的學者們和每個關心佛教的人們所關心的問題。對於未來佛教的發展影響最大的肯定是佛教的教育。教育無論是在宗教中,還是在社會中,它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佛教的前景取決於教育的發展,佛教的進步離不開教育。佛教的教育關繫到未來佛教的興衰走向,佛教教育辦得好不好,直接關繫到佛教的前途和命運。
佛陀的教育自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睹星覺悟,建立僧團那時起就開始了,佛陀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對眾生的教育事業中。唐代佛教的興盛也是佛教教育成功的範例。古代佛教教育的成功不僅培養了很多大德宗師,而且也為未來的佛教教育扣開了歷史大門。
在現在的佛教教育中,僧伽教育最為首要的,在佛教中,僧伽是住持佛教的根本,佛教的興衰基本上取決於僧伽的素質文化教育。僧伽須肩負起荷擔如來家業的使命,弘揚佛法,凈化人心,紹隆三寶續佛慧命,帶動佛教事業的發展。
佛教的僧伽教育,在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在中國古代的僧伽教育模式基本是以師父為老師,徒弟為學生,叢林寺院為學校,以經典為教本,進行學習研究,中國佛教各大學派的思想和特點就是在這樣的模式下產生的。直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太虛大師為代表的一批高僧大德,深感當時佛教教育的落後狀態,為挽救當時佛教的沒落局面,打破宗派的門戶之見,提倡“大小並弘,八宗並重”,以“人間佛教”為根本思想,以當時新社會的先進教育方式為藍本,創辦武昌佛學院和閩南佛學院等,這是中國佛教僧伽教育學院的開端。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國家正以“科教”作為“興國”之本。如何把真正的佛教展示在新世紀面前,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隨著高科技社會的日益發展,科學技術的日益提高,這為佛教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寬大平台。現在很多大城市的寺院都以高科技為弘揚佛教的現代化手段,比如具有高科技的新型寺院,網上的佛教社區,電子化的大藏經,無紙化辦公等等。但有些城鎮中的一些寺院就沒有全部把寺院科技化,時代化。在現在社會佛教的教育中,圖書和網路建設都須進一步加強。圖書是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圖書館是法師備課、學術研究和學僧課外學習的資源庫,很多的新知識來源於圖書館。除圖書之外,網路建設也很必要。當今時代是網路的時代,電腦網路是當今社會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主要途徑,電子網路教學已經得到普遍應用。而在佛教教育這一領域,電腦網路的作用還沒有很好的得到發揮。
這對佛教的發展還是有很大限制的。阻礙了佛教的發展。二十一世紀的佛教應該是科技化的,多元化的。我相信中國佛教明天會更好!會有更大的發展的!(作者:超明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