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修行的故事

(文:轉載)

我們國內的某寺至今還健在的一個首座老和尚,曾是虛雲老的侍者民國時期名牌大學生,按現在的標準來說是有知識文化理想人才有可能將來成為佛門棟梁一樣的人物。

很快,解放了。又很快,破四舊了,橫掃一切牛鬼蛇神,拆廟子攆和尚了。這位和尚年輕,就和當時大多數僧人一樣,還俗成家,結婚生子,成為一個本本份份的農民了。不過雖然過了世俗生活,但佛陀的教育在生活中仍然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使他保持著「在俗不離修行」的狀態

到了八十年代,這位農民已是兒孫滿堂。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幾十年的夫妻生活使他漸漸變得清淡平靜,心無波瀾,與世無爭。在十多年的時間里,雖夫妻同床,亦沒有動過一星半點的情慾了。

話說恢復宗教政策後,他回想起過去出家修行的「幸福生活」,忽然心有所動,想恢復過去的出家僧相。原想勸老婆也一起出家,但老太婆他說:「你出家就出吧,我不攔你。廟子里需要人,你一出去就可以當大和尚,有用。我出家有什麼用呀?廟里規矩也不懂,還得從頭當小尼姑,太麻煩,還不如就在家帶好你的兒孫,等你將來成佛了,記著早點來度我就是了。」

老和尚重新出家後,被全國許多寺廟請去講經說法。因他有文化有口才,雖然年齡已上六十,但講經說法卻似天花亂墜如雲如雨,又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一時信眾雲集,凡聽法者,無不歡喜贊嘆,不絕如縷。老和尚也忽然精神煥發,渾身充滿了荷擔佛法的勃勃生機

卻說一直追隨老和尚信眾中,有一年齡約三十多歲的女教師,既心地純善,又靈巧聰慧。她對老和尚的講經說法極為用心時間長了,漸漸的,只要一段時間沒有聽老和尚講法,便心神不寧,上課也無精打采。而老和尚也一直很喜歡這個善解人意的女弟子,他開始以為那是她的悟性很高、善根深厚的原因使然。然而發展到了後來,每次講經的時候,只要檯面沒有這位女弟子聽課,老和尚就感到心裡空落落的,以至於整堂課也講得沒鹽沒味,淡然無光。

跟著問題就出來了有一天夜裡,多年無夢的老和尚竟然夢見了這位女教師。更令人不的是夢里他倆竟行了夫妻之事第二天醒來,老和尚也不跟人打呼,一整天不說話,只是默默收拾自己的東西。挨到了後半夜,他一個人也沒告訴,背起行囊,偷偷溜出了山門,趁著月色下山,准備從此消失。

當他走到山下的橋頭上時,已是凌晨五點多鍾。朦朧中,突然聽見有人叫他。驚回首,竟是那位女教師

「咦,這么早,你怎麼在這裡?!」

在這裡擋老和尚!……不然就見不著你了!」

你怎麼知道我要走?」

「我做了夢……」

不需老和尚再多嘴,當女教師把夢講出來以後,竟跟老和尚前天的夢和一天的行跡絲絲相扣!

接下來怎麼樣呢?他們已不需語言表達,倆人就在橋頭上抱頭痛哭!之後,老和尚仍然要走女教師不放,說要不找一個偏僻的地方兩人隱姓埋名地生活一輩子吧。「不行啊!這樣,你以後會入無間地獄,我也要阿鼻地獄啊!」

有位先生說,老和尚了不起。「他若從此跟女教師走了,也就不算一個真修行人也不值得一說了;同樣,他若不承認做夢,倆人若不抱頭痛哭,那還算是人嗎?!」
    
後來老和尚從此發誓,不再到處講經,一心只坐禪堂,至今依然在某寺的禪堂里。他也不避諱這事,常常跟年輕的出家人講:我修行了幾十年,還沒放下這個事,所以啊,修行要真修,成天只在頭上說空說有,大言不慚,圖個口頭禪,頂什麼用?!



妙明感悟:佛家句話,有道無道,自己知道。坐而論道,豈能得道?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所以遇到事情,自己動不動心,是騙不了人的。宣化上人講的:一切是考驗,看爾怎麼辦?當面若不識,還需從頭煉。

何況淫慾本是生死輪回的根本,愛河千尺浪,情海萬里波,男女之欲有一種令人沉溺墮落的力量,陷入其中很難脫離。世間女人本為情而生而活,學佛要學佛陀大丈夫胸襟,自立自當,唯我獨尊。而很多女眾卻寧願做一個纏纏綿綿的葛藤不願一顆沖天的鑽天楊。撐起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奈何奈何?很多女眾學佛,用世俗感情,把師父作為自己精神情感上的依靠,雖然入了佛門,只是用一種執著代替了另一種執著內心並沒有真正放下感情執著和想望,苦哉苦哉!我寫此文並沒有輕視天下女眾的意思,只是哀其不幸,恨其不爭,世間情愛本是苦海茫茫,為什麼至死不肯回頭呢?但願學佛的女眾,把自己綿綿無盡的情愛化為一種大愛,愛一切眾生,讓自己的心胸像藍天一樣寬廣豁亮,讓自己的心情像白雲一樣自在無礙。豈不美哉!

楞嚴經中,阿難雖為佛的侍者,亦為淫女所惑,要知道,這種事情,別人是幫不了忙的,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生死個人了。 讓我們來學習佛陀在經里是怎麼說的。

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善惡變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無量壽經.

楞嚴經雲,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 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千經所說萬論所陳。若不去淫斷一切清凈種。若不去酒斷一切智慧種。若不去盜斷一切福德種。若不去肉斷一切慈悲種。三世諸佛同口敷宣。

看看經上所說,怎不令人心生警醒!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