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唐朝武德年間,有一位隰州大寧人,名叫賀悅永興,因為鄰居的牛破壞了自家的莊稼,就用繩子將牛的舌頭勒斷。
(《法苑珠林》、《太平廣記》)
(二)
京兆人潘果,不滿二十歲就因武藝超群,在都水衙門當差。回鄉休假時,常與幾個鄉里少年打獵、游盪。
一天,他們經過墳地,發現一頭牧人丟失的羊。潘果與幾個少年把羊捉住,偷偷領回家。那頭羊在路上不停地叫,潘果害怕主人聽到叫聲,就將羊的舌頭連根拔去。當晚,羊就被煮吃了。
一年之後,潘果的舌頭慢慢變短,最後竟然消失殆盡,只好上交解職報告。平富縣尉鄭餘慶對他的解職理由深表懷疑,就打開他的嘴查驗,果然舌根處只剩下豆大的一點兒。問其緣由,潘果就將偷羊的經過如實陳述。縣尉教他為羊追福。潘果就到寺院受持五戒,為羊修福。
一年後,舌頭慚慚長出來了,恢復到當初的大小。潘果向縣尉匯報改過自新的經過。縣尉任命他為里正。
(《冥報記》、《法苑珠林》、《太平廣記》)
(三)
三十多年前,豐原附近鄉村有一農家,養了一隻母貓。當時一般家庭廚房都有大灶,以木柴、稻草為燃料。因灶內溫暖,母貓冬天最喜歡在灶內過夜。那家農婦每天早晨燒飯,必先趕走母貓。
一年冬天,母貓懷了小貓,照舊到灶下過夜。次日清晨,雖經多次驅趕,仍不願出來。農婦心煩,忽起嗔心,隨即取稻草引火,而那隻貪睡的母貓竟被活活燒死。
事隔一年,農婦生下一個孩子,全身骨軟,手腳萎縮,整天躺在床上,痛苦不堪。如此連生六胎,個個都是軟骨兒,大小六個排列床上呻吟。
不久,農婦也順憂傷愧疚而離開人世,臨終前頻頻發出貓的慘叫聲。
(唐啟揚《普門文庫月刊》1982年10月)
(四)
德惠縣菜園子公社十二隊趙振堂的兒子,十五歲的時候,放學與同學結伴回家,途中見一群剛會吃食的小狗,同學們便圍上去抱著玩。玩著玩著,小趙頓起惡念,用別針刺瞎一隻小狗的眼睛,隨手扔進旁邊水溝,然後抓起一隻再刺……同學們不忍心看下去,勸阻他,他也不聽,把七隻小狗全部刺瞎。
事過十二天,他與同學們見一老漢正在鑿修碾子,上前圍觀。老漢警告他們離遠一點兒,以免誤傷。其他孩子都聽話地離開了,唯獨小趙愣在原地,好像沒聽見。老漢鎚子落下,迸起一塊石子,正好飛進小趙左眼,導致失明。
二十七歲那年,他在曬場上打小麥,天熱馬乏,他用系著鐵絲的鞭子抽馬。伙計們勸他對馬好一點兒,他就是不聽,竟揮鞭把一隻馬眼抽瞎!最後一次揮鞭時,鞭梢彈回,正中自己的右眼。父親把他送到哈爾濱眼科醫院治療,難以治癒,他從此成了雙眼瞎。
(長春地藏寺安弘199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