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宗第一祖師慧遠大師

    大師法名慧遠,俗姓賈,是雁門郡樓煩縣人。

    大師從小愛學習,13歲時,就跟隨舅父到許昌洛陽一帶游訪參學。由於大師博學六經,融匯貫通,尤其精通老莊之學,因而儒門宗匠,達官顯貴,沒有不佩服大師的。21歲那年大師本想南渡長江,拜當時的大學問家范寧為師,不料正趕上石虎暴死,天下大亂,去南方的路阻塞不通,大師求學之志未能如願。當時有一佛門大德釋道安,在太恆山上建剎立寺,於像法時代弘揚佛法聲名遠揚。大師有一胞弟,出家法名慧持,從小沉默寡言,而胸襟遠大,那年他18歲。於是兄弟二人改南下的志願為北上,到受都寺,進入了到岸法師的門牆。在聽聞道安法師講解《般若經》之後,大師豁然開悟,感嘆道:「九流門派不同,學說眾多,今日方知都是糠皮和秕子。」於是大師和胞弟,取下發簪,削發為僧,在道安法師坐下,歸命於佛門

    既然有幸得聞大道大師嚴肅認真的學風與眾不同。常常想著,以弘揚大法為己任,因為精勤思維,讀誦,受持,夜以繼日。因為家窮,出門所帶的錢財有限,山中供養不足,常常缺被少衣,而兄弟二人謹慎恭敬,從不懈怠有一僧人曇翼,經常資助他們。道安法師贊嘆說:「曇翼確是知人善助。」

    24歲時,大師就開始講經說法。曾經有一居士,在聽講時,提出對「實相」的疑義。大師與他凡夫討論,不能明白。大師於是引用莊子學說相比類,使那個疑惑的人頓時曉然。從此以後,道安法師特地允許大師世俗的書。道安法師另有弟子法遇和曇徽,作風才幹光照四方,志願言行清徹敏捷,對於大師都非常佩服。

    當時正是東晉時期中原動亂,如水沸騰。大師隨從道安法師不得已遷流於他方。到新野時,為躲避亂兵,道安法師不得已遷流於他方。到新野時,為躲避亂兵,道安法師讓大家疏散,各自找尋修行場所。臨上路前,道安法師對各位弟子都諄諄教誨,唯獨對大師沒有一句贈言。大師跪請於師前說:「師父對他都有訓誨唯獨對我沒有訓導,勉勵,莫非是弟子不堪教訓嗎?」道安法師說:「對你我還有什麼憂慮的呢。」於是道安法師弟子道理等人上長安大師及慧持,曇邕去荊州,在上明寺留居5年。因想起與慧永通往羅浮的約定,大師又沿著揚子江南下。經過潯陽,見廬山幽雅清凈,正可安心修道,誰想卻與慧永不期而遇。

    原來在太元年間,會用路過潯陽,被善信陶翻留住,並為他廬山建造西林寺。他聽說大師也到了廬山,極力挽留,邀請同住廬山,共修道業。大師看了山形地勢,走到廬山東麓,用錫杖拄在地上說:「如果此處可以居住,當從土中噴出泉水。」山泉果然應手而出,涌流直下而成為小溪。大師便砍伐茅竹,建庵居住,命名為龍泉寺。這年證實東晉太元9年,大師51歲。

    大師德業馨香,流布四方,追隨大師的人也日益眾多。大師為眾人開講《涅槃經》,感應山地,當時慧永對前來禮拜的江州刺史桓伊說:「遠公正當弘揚大道,如今徒屬眾多,而四方聞名而來的仍然不斷。貧僧所居住的西林寺,地方太小,住不下這許多人,怎麼辦呢?」桓伊聽說山神的事後,對大師產生敬仰之心,上書朝廷批准建造了東林寺,命名大殿為神運殿。這年大師53歲。於是造西方三聖像,開鑿水池,種植蓮華,並在水面上造立十二葉蓮華鍾,指針隨波而轉,指示時刻,方便修道。四方息歇狂心的出家僧侶,超塵絕俗的在家善信,聞風而至的共計123人。大家選定齋日,共結蓮社,又令劉遺民作《發願文》,刻石立碑。從此晝夜六時,念佛行道,一意西方凈土

    當時王喬之等幾人,作《念佛三昧詩》以明志。大師為此作序如下:「夫稱三昧者何?專思寂想之謂也。思專,則志一不分;想寂,則氣虛神朗。氣虛,則智悟其照;神朗,則無幽不徹。是二者,自然之玄符,會一而致用也。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神合變,應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緣以成鑒。鑒明,則內照交映,而萬象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聞見行焉。於是靈相湛一,清明自然母音叩心,滯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於此哉!所以奉法諸賢,咸思一揆(音魁,掌管,道理)之契。感寸音之將頹,懼來儲之為積,洗心法堂,整襟清向,夜分忘寢,夙興唯勤。庶夫貞詣之功以通三乘之志。仰援超步,拔茅之興。俯引弱進,乘策其後。以此覽眾篇之揮翰,豈徒文詠而已哉!

    大師自從進入廬山以來,共計32年,從不出山。凡送客都以虎溪為界。虎溪源於上方峰頂大師與蓮社到有經常在峰頂上遊憩,只是苦於水源太遠。一天,有人看見老虎在山頂上跑石,從此就水流不斷。人們因而把它叫虎跑泉,虎溪。大師曾親送陶淵明,陸修靜二人,因時遇知己,話語相投,不知不覺過了虎溪,三人相視大笑。後世因而有一幅名畫,叫虎溪三笑圖。

    大師神情嚴肅恭敬,儀容方正有威嚴,凡是頭一次見到大師的人,沒有不心驚膽戰的。曾經有一僧人,手持一個竹製如意,想要奉獻於大師。進山住了一夜,竟然不敢呈獻,悄悄地留在大師座角而去。還有以為慧義法師性情剛強,從不知懼怕。在拜訪大師臨上山前,對弟子慧寶說:「以前那些拜見遠公的人不過是庸才罷了,所以才望風推服,你們今天看我的。」上山後,正逢大師講《妙法蓮華經》,慧義師幾次想質問,都戰戰兢兢,汗流浹背,竟然問不出口。出山後他對慧寶說:「遠公真令人驚訝,他降伏萬法,卓超大眾,原來是這樣的。」

    當世大文豪殷仲堪擔任荊州刺史,上任時路過廬山,專程上山禮敬,與大師一同到廬山北澗迎客松下,二人共談《易經》,探求大道,整整一天,不知疲倦。殷仲堪感嘆地說:「大師智慧深明,實在是難以比量!」大師對他說:「使君的才辯,就好山中的流泉。」後人因而把這個地方叫做聰明泉。後來桓玄征討殷仲堪,大軍路過廬山,桓玄邀請大師出虎溪相見,大師以老人說:「以前殷仲堪進山禮敬遠公,您就別禮敬他了。」桓玄答道:「豈有不禮敬之理,殷仲堪不過是個死人罷了。」等到見到大師,桓玄不自覺的屈膝禮敬。桓玄請問大師:「聖人說父母遺賜的身體不應毀傷,為何您卻削去頭發?」大師答道:「為的是立身行道」。桓玄只得說對。桓玄本來還有幾個問題想質問大師,卻不敢再開口,只得說說征討之事大師不作回答。桓玄又問大師有何心願,大師說:「願施主安穩,願殷仲堪也安穩無事。」桓玄出山後對於手下人說:「遠公真實平生所未見。」

    桓玄後來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時威勢,苦苦逼請大師出山入朝,致信於大師,勸令作官。大師回信言辭正大堅定志向牢不可拔,超逾丹石,桓玄終究沒有請動大師。接著桓玄又欲淘汰眾僧,教令還俗。他對手下官僚說:「出家人能夠講解經文、闡述義理的,能夠遵循戒律、有秩序的,能夠宣揚荷擔大法的,可以留下。於此相違背的,全部還俗。唯有廬山道德之人所居,不在搜減之列」。大師為此專門致書於桓玄,講述我佛玄妙戒律條文,及如何遵照執行,桓玄都一一聽從。

    成帝年幼的時候,由庾冰輔政,認為出家人應當禮拜帝王,而尚書令何充,僕射褚翌、諸葛恢等,向皇帝報告不應禮拜朝廷大臣都贊同何充的意見、可是門下省卻按照庾冰的指令予以駁回。議論紛紛,難以決定。等到桓玄到姑蘇後,與庾冰的意見一樣,欲令出家人禮拜帝王,並致書於大師大師回信說:「袈裟並非朝堂之衣服缽盂也不是廟廊的器物,出家是塵外之客,不應禮拜帝王。」於是著《出家人不應禮拜帝王論》5篇。桓玄開始時非常固執,讀了大師的書信後,就改變了注意。後來桓玄篡位為帝,劉裕起兵討伐,桓玄向西逃奔,東晉安帝司馬德宗從江陵回駕京師,路過廬山。輔國大臣何無忌勸大師迎接皇帝車駕,大師仍以老病為由不下山。安帝派遣使臣慰問大師大師上書致謝並申明老病,安帝又下詔慰問作答。

    廬循佔據江州城時,進山拜訪大師大師因與他的父親少年時同為書生,所以見到廬循後,十分高興地談論往事,從早晨到傍晚。有的僧人提醒大師說:「廬循是國家的賊寇,和他交往友好,不怕別人起疑嗎?」大師說:「我佛法中,無取無舍。有智之人自然能覺察到這一點,不值得害怕。」等到宋武征討廬循時,他手下有人說:「遠公一直在廬山,與廬循相交很厚。」宋武說:「遠公是一世楷模,肯定對誰都不分彼此。」因而派遣使者,馳馬送書向大師致敬,並留下銀錢米面。至此,大家方才嘆服大師的高明遠見。

    大師因為江東經藏極缺,便派遣弟子翻越蔥嶺,購清梵文原本,並廣傳關中。此後經律出自廬山將近百卷。大師曾著《法性論》14篇,法名佛陀泥洹常住之旨。與大師時代漢傳佛教大翻譯家鳩摩羅什大師,見到文章後感嘆的說:「遠方的邊地,沒有見過佛陀大經,卻能如此與經文暗合道妙。佛經說,末代東方有護法菩薩,正是這位值得尊敬的仁者啊!」所以後世佛門弟子,都尊稱大師為東方護法菩薩

    大師自入廬山以來,共計32年,足跡不入塵世。專志於西方凈土,以澄凈之心觀想極了世界依正庄嚴之境。開始11年間,共有三次見到阿彌陀佛,而深沉厚道,不與人言。到義熙12年7月30日傍晚,大師般若台東龕,剛剛出定,就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註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如《十六觀經》所說。佛對大師說:「我以本願力故,來慰告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又見蓮社中先已往生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劉遺民等,都在佛的兩側,上前與大師作揖,對大師說:「師父發願在我們之前,來西方卻為何這麼遲。」

    大師弟子法凈、慧寶說:「我從開始居住在廬山,前11年中三見佛相。今天又見到,我往生西方必定無疑了。」又說:「七日為期不算急,迫。」於是卧床實現疾病,並親自起草遺囑如下:

   「吾昔以知命之年,托業此山,自審有畢盡之期,便欲絕跡外緣,以求其志,良由性弱於斷,遂令同趣相引,時賢過眷,情以類感,不覺形與運頹,今年已八十三矣!仰尋遠離之誨,俯慨自負之心,徒令此生虛謝,以悼往疾之深,於今時到,露骸松林之下,即嶺為墳,與土木同狀,此乃古今之禮,汝等勿違,苟神理不昧,庶還其誠,大哀世尊,亦當佑之以道。」

    弟子們慟哭不停,猶如父母過世。大師知道他們世情難以割捨,只得允許七日致哀,到期將隨緣入滅。年對大的弟子,請大師用豆豉酒治病,大師說:「戒律沒有明文可以通融。」不同意。又請大師飲用米汁,大師說:「日已過午」,也不同意。最後用蜜水請大師飲用,大師讓他們查閱律文。沒到一半,大師就溘然而逝。留下遺囑,讓弟子們將屍骨暴露存放於松林樹下,以嶺為墳。就象樹木下一樣,自然風化為土。弟子們不忍心如此,未能遵照大師的遺命。而與潯陽太守阮侃一道,將大師遺體葬於西嶺,並砌石為塔。這年大師83歲。大文學家謝靈運,為大師作文紀念並立塔碑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