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國師惠安和尚

    慧安和尚,是隋唐時的一個名僧,本姓衛,荊州(在今湖北省)枝江人。隋文帝開皇十七年(公元597年),朝廷下令查驗登記天下僧尼,當戶籍官問到慧安時,他指指自己的光頭說:「我無名。」問:「你本來叫什麼名字?」答:「本無名。」他怕戶籍官再來糾纏,就躲到深山老林里去了

    大業年間(公元605-617年),隋煬帝強征數百萬勞役,連年開鑿大運河,因工程浩大,國力難支,弄得全國到處怨聲載道、餓莩遍野。慧安和尚走出隱身之處,四處化緣以賑災民,由於他名氣大,已往達官貴人要見他一面也不容易,所以他出山後乞得錢糧不少,很多饑民都得到他的救濟。隋煬帝也聽說了慧安和尚善舉,請他入朝,他不願與弒父為帝的楊廣為伍,躲到太和山裡去修行了。後來,又先後去衡山、終南山行「頭陀行」。所謂頭陀行,源自古印度,其要義是十二種條規:⑴納衣,又稱糞掃衣,以人所棄之糞掃者,縫納為衣。⑵三衣,只穿僧伽梨、郁多羅、安陀會三種簡衣,不穿其它長衣。以上兩種屬於衣服類。⑶乞食,又稱常乞食,不受他人之請及僧中之食。⑷不作餘食,即午前中只能作一正食,二度以上正食即被稱為餘食,果餅粥等小食不在此限。⑸過午不食。⑹一揣食,又稱節量食,受一碗於缽中便止,不可多食。以上4種屬於食類。⑺阿蘭若處,意思是住於遠離人群的空閑處。⑻冢間坐,住於墳墓之處。⑼樹下坐,住於樹下。⑽露地坐,樹下猶有庇陰,去而住於露天之地。⑾隨坐,有草地即住,不管樹下還是露天之地。⑿常坐不卧,常趺坐,不橫卧。以上6種屬於住處。總起來說,頭陀是一種衣、食、住都極嚴格的苦行修法,漢地也將行腳乞食者稱為頭陀

  到了唐朝,高宗(公元650-683年在位)景仰慧安的大名,下詔請他入宮,他仍不肯,連詔書也不接,又雲游去了,最後跑到嵩山少林寺,打坐修持後,覺得這地方很好,對旁人說:「這是我以後的終老之地。」

  武則天皇帝時(公元690-704年在位),慧安和尚已一百多歲了,在武則天一再邀請下,兼之他覺得一度出家為尼的武則天殊勝佛緣,這才答應下來,當了女皇的國師有一武則天問慧安:「您多大年紀了?」慧安回答:「不記得了。」武則天說:「一個人怎會不記得自己的年齡呢?」慧安說:「人之生死之身,就若循環一樣,循環無始無終,又哪裡要記住起始?何況人的心境,更象流水一樣,無間無斷,若見一水泡而起滅斷之念,那隻妄想罷了。從人初有意識到最終涅槃,大詆也就是這樣。你說說看,還有什麼年啊月啊要記的么?」武則天聽了這番話,感觸很深,當即趴在地上叩三個頭,表示對國師崇信之深。神龍二年(公元706年),武則天特賜給慧安國師一件紫色袈裟,次年,又賜一件精製的摩衲。此時,慧安國師已一百二十六歲高齡,他不武則天再三挽留,回嵩山少林去了

  唐中宗景龍三年(公元709年) 三月三日,慧安和尚對門徒說:「等我死後,你們把我屍體扔到林子里去,讓野火把他燒了。」說完這話,他象平時一樣打坐入定,五天五夜,不吃不喝。曾有客人來訪,在他耳邊說話,他毫不理會。五天後,偃身而寂,享壽一百二十八歲。

  門徒根據他的囑咐,把他屍體抬到野外林中的一塊空地上,鋪上一些樹枝乾草,還沒點火,野火就自動燃了起來。骨灰中共揀得舍利子八十顆,其中五顆紫色,極為罕有,被中宗皇帝要去供養在宮中。過了幾年,李隆基當皇帝了,少林寺專門為慧安和尚建了個塔,安放他的舍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