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拔母箭 犢吞刀 犢藏刀等催人淚下的案例

   猿拔母箭(《聖師錄》)

  三國時期蜀國的大將軍鄧芝,在打獵時射中一隻母猿。他看到猿子為母拔箭,用口吮吸流出的血,然後用樹葉塞住母猿的傷口,哀傷不已。鄧芝扔掉弓箭,嘆息道:「山間的動物還能如此哀悼自己的母親,難道人還不如一隻猿猴嗎?我從今以後再也不打獵了!」
  詩曰
  拾橡攀蘿不暫離,弓聲霹靂黑風馳。
  箭鋒洞處君休喜,看取猿兒吮血時。

  猿抱母皮死(《聖師錄》)
  吉州有一個捕猿的人,捕獲了一隻母猿和它的幼子。他把這隻母猿殺掉,然後把它的皮和幼猿一起賣給龍泉一位姓蕭的人家。捕猿人還拿出母猿的皮,給幼猿看。幼猿看到後,抱住母猿的皮又跳又叫,當下就死去了。蕭氏的兒子非常感動,為它作了一篇《孝猿傳》。
  詩曰
  孤影空庭落月凄,前宵猶傍白雲棲。
  驚心瞥見魂銷盡,覓母黃泉掩面啼。

  犢吞刀(《柳崖外編》)
  沭陽縣有位姓王的屠夫,以殺牛為業。一次,他買下母子兩頭牛,打算先殺母牛,就把它捆起來,磨刀准備宰殺。此時有人敲門,他便放下刀出去。牛犢趁著這個時候銜著刀來到鄰舍孫老漢家門前,用牛角頂門。孫家以種地為業,孫老漢聽到聲音出門一看,見牛犢口裡有一把刀,正在往下吞,還剩下一半,不一會兒就全吞了下去,朝著他哀號。孫老漢正為此感到驚異,這時王屠夫找不到牛犢和刀,也跟了過來。孫老漢問明情況,才知道牛犢之所以吞刀,是不願母牛遭到宰殺。於是他問明這兩頭牛的價錢,用雙倍的錢買下,然後過去解開母牛,把它牽了過來。牛犢見到母牛便叫起來,一邊叫一邊跪在地上。母牛也在它的旁邊卧下,從頭至尾舔著牛犢。孫老漢原以為牛犢肯定活不了,沒想到過了幾天,竟然沒什麼事。後來,母牛為孫家奮力耕田多年,那頭牛犢則繼續耕種了二十多年,直到孫老漢兒子那一輩才死。當這頭牛犢死後,有聽說過吞刀奇聞的人剖開它的肚子查看,發現那把刀在腹胃之間,被一層厚皮包著,就像新刀裝在鞘里一樣。
  作者柳崖子說:相傳有牛犢為母牛潛埋屠刀,我聽說前些年在家鄉王雅村也發生過類似的事。而這頭牛犢卻為母吞刀,令人倍感酸楚。帶著感恩和依戀,兩頭牛在孫老漢家耕田力作一直到死,可以說母子都沒有辜負救命的深恩。
  鶴子點評說:像這樣驚天動地的壯舉,我僅聽說過這么一例。當我在閱讀這個故事時,起初是感到震驚,接著是充滿敬意,接著感動得落淚,接著欣喜地起舞相慶。
  詩曰
  吞刀鑿鑿莫疑虛,叩角獨尋孫老廬。
  子母乍逢仰天慟,一時狂喜更何如。

  犢藏刀(《同生錄二編》)
  雲南安寧州有一位姓趙的屠夫有一次宰殺一頭母牛,把它捆綁之後,入室取桶。這頭牛的牛犢在一旁,立刻銜著刀藏在石縫里。屠夫回來到處都找不到刀,恰好他的鄰居看到,就告訴他事情的原委。屠夫聽了不信,便把刀取出放回原處,隔著窗戶悄悄觀看,果然看見牛犢再次把刀藏了起來。此情此景使這位姓趙的屠夫良心大為觸動,為自己一生的殺業感到悲悔,於是他就去華山做了道士,每天拜神懺悔他還養了這兩頭二十年,在它們死後加以安葬。
  詩曰
  刀頭轉瞬血飛紅,小犢銜刀計已窮。
  二十年間隨母飯,華山消受好松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