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靈感事跡二、救苦 救溺

救溺

●宋時,元嘉年間,僧人竺惠慶,乘船前往廬山。江風突起,船將翻沉。惠慶便虔誦《觀音經》,有人望見他所乘的船,迎風截流,隱隱有金甲神牽引,得以靠岸。《法苑珠林》

●唐時,岑景仁,自幼誦《普門品》。他曾經去江蘇一帶,船翻落水。他聽到有人說:「能誦《普門品》的,水難應免除。」連說了三遍。岑便得浮出水面,很快到了岸邊。而其他人都淹死了。《法華感通》

●晉時,徐榮,乘船過定山,船落到漩渦中,他急呼觀世音菩薩聖號。好像有數十人,牽引船隻離開漩渦。當時,天將黑,風急雨驟。徐榮誦經不輟,忽見山頭上火焰照徹雲霄,掉轉船頭靠近,終於到岸。第二天早上,他問浦中人:「昨夜山頂上是什麼火?」眾人愕然,說:「滿天風雨,哪有火呢?」徐榮才知是佛力暗中護祐。《法苑珠林》

●晉時,呂竦(音聳)父,曾經航行在急湍的溪流中。天將黑時,風雨急來,他便不斷念誦觀世音菩薩。不一會兒,見有火光來到岸邊。好像有持火炬的人,忽前忽後,在岸上隨船而行,呂於是得以回家。 《冥祥記》

明朝萬曆庚戌年,曹行童,跟隨長老,去朝拜普陀山。行童心中默禱菩薩發願捨身。歸途中,船到蓮花洋,行童合掌躍入海中,無法撈救。三個多月後,行童忽然自己回來了他說,投海時,看見一位胡僧,穿著紅褐色袈裟,用船來載他,到舟山一漁家。然後,胡僧忽然不見了。《獪園》

●清朝順治己丑年,秣陵(今南京劉某,朝拜南海普陀山。在船上發願,期望能見到觀音菩薩。後忽遇風濤,船翻沉。劉落水後,眼前遍滿紅光,看見一僧人帶著他,瞬間到家,僧人忽然就不見了。劉感覺像沉醉一般,又像在夢中家人給他喝下茶湯,他才醒過來,說出了前後經過。《己求書》

宋朝元嘉年間,顧邁,乘船從石頭城出發,風吼浪大,他急忙念誦觀音經》十多遍,風息浪平。在江中央,他屢屢聞到奇香芬馥,於是得以安然渡過。《冥祥記》

宋朝元嘉年間,伏萬壽,曾在夜裡四更過江,夜黑風大,無法辨別方向。萬壽一心歸命觀世音菩薩,念不絕聲。他忽然看見北岸有火光,就回船靠近,天未亮就到了岸。問岸上人,卻說絕無燃火的事。《法苑珠林》

●晉時,西域有一商人,渡海迷路,就稱念觀音菩薩聖號。他看見一僧人,攜錫杖,在空中凌空引導方向

●晉時,劉濟,乘船過湖,遇風。他就觀世音菩薩聖號,忽然看見兩位神人挾舟護送,才得以安然渡過。

●宋時,求那跋陀羅法師,被「南譙王」義宣所崇敬。南譙王謀劃造反,求那跋陀羅予以力諫,痛哭流涕,王不聽勸阻。梁山之戰,南譙王失敗,落水江中,一心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看見一位童子牽他的衣服,南譙王說:「你是小孩兒,竟能救人啊!」等他到達岸邊童子見了。《高僧傳初集》

●清時,沈起潛自述說:乾隆時,我過江西九鳥灘,落水江中。到彭蠡(音離)湖,咽水滿腹。忽見江心金光萬道,中有一巨人呼叫:「快抱住!」他隨手得到一棵丈余長的大木頭,才得不死。《靈感賦注》

●晉時,比丘尼令宗,在河北冀州免遭賊難,晚上到達河南孟津,但無船可渡河。便念佛觀音菩薩聖號。忽見一頭白鹿,下河橫渡。令宗便跟著白鹿走,竟不沾濕衣服,於是安然到家。《比丘尼傳》

明時,劉谷賢,隨鄭和出使海外。忽在大洋中落水,很快離船數十里之遠。船上人忽見劉谷賢從海中追上船隊,眾人便把他牽引上船,有一大魚,長達丈余,跋浪而去。劉說:「這條大魚載我來,多次差點沉下去,魚多次用鰭把我托起來。」眾人問:「你曾經作了什麼善事?」劉說:「只是虔誠念誦觀音經》而已。」《善余堂筆乘》

●晉時,陝西富平縣令欒荀,跟從征戰盧循,戰敗,戰船著火。欒荀急誦觀世音菩薩聖號。不久,他看見江中有神人挺立,水僅到神人腰部。欒荀知道稱名有感應了,便跳下水去靠近神人。欒荀身浮水面,腳像踩在平地上一樣。不久,大軍派船來把他救回。《冥祥記》

●清時,雲南普洱太守陳廷堉(音育),事奉觀音大士虔誠,每日念誦大悲咒道光年間,他從漢江進京,失足落水江中。當時正值風大,很快離船一里許。但水僅及他膝蓋,兩腳好像有物夾持,致使不沉下去,只是袍襟飄盪波面而已。他急忙誦大悲咒,未滿三遍救人的就來了,他身上始終沒有沾濕。《滄粟庵隨筆》

●清朝康熙二年,有艘漁艇停泊在安徽的小孤山下。夜晚,漁艇中有人聽到山神命令屬下:「明天,有艘鹽船經過這裡,快把它收了。」到早晨,果然有鹽船揚帆而來。風濤猛然大作,鹽船幾次差點翻沉。久之,鹽船終未沉沒。當晚,漁艇中人又聽到山神呵責鬼卒抗命,鬼卒答:「我們前去收船時,鹽船尾有觀音大士,所以不敢靠近。」第二天漁人追問鹽船上的人。原來,鹽船上的操舵人,奉持觀音齋。《萬善先資》

●清朝康熙年間,廣東南海人彭一乘,從五羊(今廣州)回家,遭遇暴風,船沉沒。同船的人善於游水,得以上岸。彭一乘困在艙內,無法出去,只有一心念觀音菩薩聖號。嗆水滿半肚,他隨飲隨念。忽然感覺有人牽著他的手,浮出水面,挽住船篷,順飄到岸。岸上人都同時看見一位白衣人,到船上救人。《慈林集》

●晉時,僧人法純,在湖中遇風,而乘船很小,他只有一心依靠觀世音菩薩,口誦聖號不輟。一會兒,看見一大船漂流而來,他便乘上大船,而免險難。到岸後,大船忽然不見了。《高僧傳初集》

●唐時,成珪(音歸),因丟失木材,屈招而被關押。他便念救苦觀音枷鎖自開,成珪逃入水中,遇到一段浮木,中間有豎枝。成珪騎木緊抱,沉而又浮,一心念觀音菩薩,名不絕口。木漂靠岸,他得以脫身。《集異記》

●余日旭,探親時須渡江。夢見白衣人告訴他說:「你明日有大難,叫我可脫難。」到渡江時,船遇風,將翻沉,余日旭急叫「大士救我」,才得安然過江。《高王經近驗》

●清時,吳允升,小時候在蘇州虎丘遇到一位僧人。僧人說:「你有善根,可惜二十九歲時有水難。只有從今戒殺、放生,每天虔誠念佛,持大悲咒,也許可免除水難。」吳允升信受奉行,並以此勸人。二十九歲那年,從杭州搭船回家,浪涌勢危,急忙合掌念佛。船翻沉,人落水。他在昏迷中,聽人說:「吳允升勸人念佛有功,可免此難。」他睜眼看時,見自身已在岸上,是漁人救了他。《凈土聖賢續錄》

●清時,江西浮梁縣的程昭,曾因患痞病(痞,音皮。腹中長硬塊),念誦心經》而治癒,所以經常持誦不間斷。道光年間,春官下第,程回老家。在江中船翻沉,程漂盪了十餘里,一心念心經》。好像有東西托著他的腳,他才得藉以微坐,最終得救。《海南一勺》

●宋時,徐熙載的母親,敬奉觀音菩薩。紹興年間,徐熙載帶二子回老家,船遇風,於是帶領全船人同念觀音菩薩聖號。忽遇一棵巨大桑樹,急忙用纖繩拴住停泊。早晨起來,發現船竟然在沙灘上,根本就不見桑樹。回到家,母親出來迎接,笑說:「昨晚夢見一位老婦引導你們父子回家,果然。」方才驗證原來是觀音菩薩化現大桑樹垂救。《夷堅志》

●清時,廣東人潘國章,一次返鄉,到三水時,船遇風翻沉。潘一心念觀音大士名,直踏海底,信步而行,很快到岸。他所攜帶的路費,仍在手中。從此,他更信大士神力不可思議。後來,潘到韶石的日親山出家為僧,法名玄虯。《慈林集》

江蘇東台的王老太,抱孫子渡河,失足落水。當時,水漲湍急,老太抱孫在水面上,如行平地。船來接他們,上岸後,問她,她說:「不知有險難,只一心持念觀音聖號不停罷了。」《持驗記》

孝廉粟楷說:我父親旅居維揚(揚州),渡江時,一股怪風突起,帆檣毀損,同行的船隻,半數翻沉。他便一心誦觀音咒,發願印送一萬二千卷。一會兒,船飄到關口,安然無恙。第二年,從蘇州到揚州,渡江時,濤頭撲舟,船工力阻,父親只誦觀音咒,再次得獲保全。《應驗記》

明時福州南台寺,要塑大士像,准備毀掉舊像。塑工林某,求請回家供養過了數月,渡海,船壞而沉沒,林某急叫:「我曾救菩薩菩薩今不救我嗎?」說完,身體忽然自動浮起來,得到一塊木板,乘木板飄了一百多里,進入一小港中,得到遺物一箱,換得盤纏回家。《善余堂筆乘》

●清時,澗南居士撰文自記說:乾隆年間,乘船到江西新建,出湖口,遇上烈風駭浪。船工瞪目,束手無策。我默持《觀音經》,得以安然渡過。

江南的王天錫,乘船去漢口,疾風驟起,命在須臾間,全船人呼叫哭泣。王天錫念誦《高王經》,並發願刻施千卷,疾風頓時平息。《高王應驗》

●清時,沈映奎在友人家裡請得《白衣經》一卷回家。渡江時,遇風,船翻,同船人都沉沒了。映奎浮沉在水中,好像有人在救援他。等到上岸,才想到懷裡經書的神力。後來,終身齋誦不斷。《白衣應驗》

●南昌趙大成,聽說白衣咒很靈驗,便誠心持誦。一天渡江,風濤陡作,同舟人都淹死了,唯獨趙大成得以保命。《敬信錄》

江蘇江寧有個庄姓老太,從女婿家中攜帶《觀音經》回家,准備率家中女輩讀誦。後來,征南的軍隊過來,搶虜她家財物。家中群女恐怕遭辱,投水尋死,但都浮在沙灘上,沒有一個人淹死。軍隊搶虜後返程,船翻沉。《敬信錄》

●清時,章宗潮說:「周武堂明府說:『大悲咒、《高王經》,遇難默誦就能免災厄。』我也經常讀誦。嘉慶年間,相伴去廣東,遇到狂風,船翻沉,我落深水中,覺得水底有人托住我的腳上浮。武堂和同船人,也都獲救。衣服文書,打撈上來,都濕透了,只有《高王經》外濕內干。」《高王應驗》

●清朝順治年間,施醵(音巨),在閩中官署中去世。妻子陳氏,年僅二十三歲帶著二子靈柩回歸故里。過渡清河車碓灘時,船差點翻沉。陳氏虔誦觀音咒,剛念數遍,風平息,平安到家。歸家後,素食守節,到七十二歲才去世。《勸誡類鈔》

明朝萬曆年間,蘇州老先生帶著八歲的孫子普陀山禮拜觀音大士。才從杭州下海船,孫子就說,船工都被繩子捆住了手足,牽張叟衣,勸止他。於是換一船,所見一樣。再換,孫兒說沒有怪異。張老先生正遲疑間,有二人立船頭叫道:「乘這一艘,莫乘那艘。」更感覺到好像有人從後面推他。上船後,呼叫的、推他的人都不見了。天快黑時,雪白的海濤,像山一樣立起來。前兩艘船都沉沒了,只有這艘船得以安渡。《獪園》

THE END